一、前期坑
1.选调考试先报考后选岗
咱就是说,别有心人被骗了!
选调考试是交了推荐考试的申请表,并且通过之后,就可以参加考试了。
岗位是确定上岸之后,统一在选岗会上,按照综合成绩(包括量化加分)排名依次选岗的【综合分相同的情况下,看招录地更重视笔试分还是面试分】。
在正式上岸之前,是没有选岗这一说的~
所以没必要一开始就把时间花费在选岗上头,完全没有必要。
2.只要成绩好就能参加选调
那肯定不是。
就咱大中国来说,好成绩的学生肯定不少。
但选调不是考学,肯定不可能只是看学业成绩。
想要获得参加选调的推荐表,得满足以下条件:
(1)成绩优异
(2)德体美全面发展
(3)党员、预备党员
(4)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等级别的奖项【非定向院级奖项也可】
(5)年龄符合【本科25以下,硕士30以下,博士35以下】(这个要多注意,我就差点超龄)
二、备考坑
1.没有学习计划,总被杂事绊住脚
因为备考时间和准备毕设的时间重合了,事情就比较多。所以我俩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做备考计划,准备根据当天时间再来决定自己要学什么。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一天之内,大多数时间我们都花在了毕设上。而且常常是她去她们实验室,我在我们院和导师讨论。
大概三四天之后,我俩回过味儿来——这样下去考试肯定要糟。
两个人坐下来复盘了这段时间的备考经过(基本没有)之后,商量出了最终办法。
虽然每天的学习时间段不是很固定,但是可以确定每月要达成的具体目标、每周目标和每日目标。
并且考试内容就是行测和申论,考点就是这么多,分一分总是可以知道自己要在什么时间之前学完一遍,什么时候该做巩固强化的。
有了计划之后,每天再去备考,这样就有方向了。每天该学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一清二楚。
2.盲目跟风买资料
我俩都很喜欢看大佬们分享的经验(看完有点赞的,不得白嫖人家经验噻),但是她属于一看啥就上头,嗷嗷叫跟着冲资料的人。这个时候我就比较理智,对比之后选出了彼此更加适合的资料来学。
教材和题本我俩用的都是粉笔的。用粉笔是因为书籍质感很好,而且还能平摊,使用起来很方便。
教材部分的知识点讲解很细致,尤其申论,答题方法看教材就能掌握住基础步骤;题本部分的题型分类做得非常好,行测有基础题和进阶题区分,申论直接就把真题按照题型分开了。答案做得也很细致,具体的解题步骤写得非常详细,对照着看就能找到自己的问题。
网课我俩是听周栋选调课学的,系统讲解选调知识,没有比它更全面的了。基础知识部分老师都是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讲的,看过一遍教材再听老师讲解,结合起来理解非常容易。
行测部分学到的都是各个模块里针对题型的实战解题技巧,使用步骤也都很简便。像资料分析题,刚看教材的时候头懵得很。跟老师把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等术语学好,再把具体公式和速算技巧掌握住之后,简单的题目直接用上技巧就能得到答案。稍微难一点的同比环比类计算题,用技巧多算算也是可以算出答案来的。
学完之后就直接用粉笔题本刷题,多练习把技巧练熟了,资料基本能全对,言语、判断正确率没下过85%,就连数量题正确率都能保持在50%左右。申论部分老师是从基础答题逻辑开始讲,再通过结合例题过渡到材料的归纳总结和提炼上的。这样一来,不管是答题的思路,还是关键要点的提炼方法,都能很好的把握住。
而且老师对于公文格式的讲解很有自己的方法,课上边听边跟着做笔记,就能把不同公文区分开,并且记住。后面用粉笔题本练习答题的时候,我俩公文格式上都没出错过。
真题我们是尽可能找选调真题,实在是找不到的情况下,就做国考题和四川省考中真题。考试题型和考点都是一样的,就是题目难度和出题形式有区别【定向考一张综合卷,非定向是两张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