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莉
在山东省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收藏着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这就是我国1920年8月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该书长18.2cm、宽12.3cm,系平装本,封面所有印刷内容均为浅褐色,在封面正中印有一马克思半身像,上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横印着“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共党产宣言”,“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道译”。封底竖排印有五行文字,从右至左依次为“一千九百二十年八月出版”、“定价大洋一角”,著者、译者及印刷、发行者落款,全书共56页,内文用五号铅字竖排印刷。
要特别提到的是,该书的封面书名系错版印刷,“共产党宣言”被错印成“共党产宣言”。不过该书的扉页、封底均为正确书名。据专家分析,错版原因可能是由于工作人员排版和校对疏忽所致。本书的译者陈望道先生,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年底,他将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转译成中文,后经陈独秀、李汉俊等人校对,于1920年8月,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秘密出版。初版仅印了1000余册,现在存世的已极为罕见。这本书,已被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该馆收藏的这本《共产党宣言》是1975年5月广饶县文管会到大王镇刘集村征集文物时,由年届84岁高龄的老共产党员刘世厚捐献给国家的。刘世厚老人所在的大王镇刘集村,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建立农村党组织的村庄之一(早在1925年春,刘集支部就已成立)。这本《共产党宣言》是该支部的主要学习材料。这本《共产党宣言》是怎样流传到刘集村,又是如何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的呢?这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曲折经历。
翻开该书的第一页,在首页的右下角盖有一方“葆臣”的朱红印章,这说明,此书曾为“葆臣”所使用和保存,这位“葆臣”是谁呢?经考证得知,“葆臣”原名张葆臣,江苏无锡人,是济南地区的早期团员和党员,在党内主管“教育兼发行”工作。他任职的“道生银行”济南银行是沙俄在中国开设的银行,总部设在上海。张葆臣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往返于上海、济南之间。同时,他又在党内主管党团刊物、马列书籍的发行工作,所以,他能收存到这个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本书最初是在济南共产主义者手中流传的,是济南地区早期共产党人的主要学习材料。
在山东省早期的共产党员中,就有大王镇刘集村人,如刘子久(大王镇刘集村人,1924年经王尽美、王翔千介绍入党,在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工作)、刘雨辉(女,大王镇刘集村人,山东省早期女共产党人之一,1925年入党,在济南女子职业学校任教)。他们当时经常与张葆臣、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在一起学习和活动。后来,这本书辗转传到了刘子久的手中。
1925年,刘子久与同乡刘雨辉在回家探亲时,将这本书和其他许多党的宣传材料一起带到了刘集村。在村内,刘子久积极宣传党的思想、开展党的工作,秘密发展了刘良才等人入党,并建立起中共刘集支部。由刘良才任*,刘英才、刘洪才任委员,隶属于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刘集支部成立后,秘密办起了农民夜校,刘子久把随身带来的这本《共产党宣言》送给了刘集支部,由支部*刘良才保存。从此,这本书成了刘集支部的主要学习材料。
1926年,刘集支部在刘集村成立了农民协会,之后又相继建立了长工会、短工会、互济会等群众组织。1927年,根据山东省委指示,成立了中共广饶特支,以刘集支部为基地,由刘良才任特支*兼刘集支部*,辖延集、刘集、黄丘、耿集、封庙等五个村党支部,党员发展到20余人,革命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逐渐笼罩了山东,斗争形势日趋恶化,刘集支部被迫转入了地下活动。为了对付敌人的大搜捕,保护党的秘密和同志们的安全,上级党组织指示,凡是有关于党的文件和书籍,看后一律销毁。在处理这本《共产党宣言》时,支部*刘良才犹豫了,他知道这是一本来之不易的好书,是对敌斗争的法宝。于是,他冒着被*头的危险,毅然将这本书悄悄保存了下来。他偷偷地在自家房子的墙角外挖了一个伪装式的地窖,珍藏起这本《共产党宣言》,躲过了敌人的一次次搜捕。
靠这本《共产党宣言》指引,刘集支部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继续组织革命斗争。他们大量刻印、散发传单,到处张贴标语,甚至把标语张贴到了戒备森严的广饶县城门口,先后组织领导了“短工增资”、“插谷穗”、“砸木行”等农民革命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敌人,锻炼、培养了革命骨干,同时也极大鼓舞、教育了广大贫苦农民。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引起反动政府的不安,他们开始大肆搜捕和镇压共产党人。由于刘良才在数次的革命斗争中身份已经暴露,国民党派人四处缉捕他,在群众的保护下,敌人的阴谋未能得逞。为了保护革命同志,1931年3月,中共山东省委调刘良才前往潍县任中心县委*,领导高密、寿光、广饶、益都、临淄5个县的党的工作。临行前,刘良才把这本《共产党宣言》交给了刘集支部委员刘考文保存,并再三叮嘱,一定要好好保存。
刘考文把这本书有时藏于粮食囤底下,有时封入灶头里,有时甚至藏到鸟窝里。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日趋恶化,广饶县的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共产党人被捕入狱,刘考文估计到自己也有可能被敌人逮捕,便把这本书转交给了忠厚老实、不太引人注意的共产党员刘世厚保存。不久,刘考文等一批党员被捕入狱,刘良才也因叛徒告密被捕,英勇就义。刘世厚把这本书作为对战友的怀念、对革命胜利的希望和寄托,精心地收藏起来。他用油纸把书层层包好,再装进竹筒内,有时把书埋在床底下,有时藏在屋顶背瓦下。最后,他把书秘密地封到了屋子山墙的雀眼里面,躲过了敌人的无数次搜寻。
国民党反动派,在其统治区内实行法西斯专政,疯狂地进行文化“围剿”。从20世纪30年代起,他们颁布了许多法令,把676种书刊定为“非法”的“禁书”,其中《共产党宣言》名列榜首。他们给保存、阅读马列著作者加上了“危害中华民国”等罪名,或判刑监禁,或处以极刑,这样的事例当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但是,敌人却万万没有想到,在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破旧的土屋内,却保存着一本我国最早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三
刘集村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日伪军的注意,敌人把刘集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并对其实行了烧、*、抢、掠等惨无人道的法西斯手段,曾三次到这个在当时被称之为“小莫斯科”的刘集村进行“蚕食”和“扫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41年1月18日夜,1000多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刘集村,见人就*,见房就烧,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刘集惨案”。在这次惨案中,刘集村有83名同志惨遭*害,全村有500多间房屋被烧毁。为掩护群众,已经离开村庄的刘世厚,心里总是惦记着那本还藏在屋子山墙雀眼里未来得及带出的《共产党宣言》。他冒着生命危险,潜伏回村,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从血河火海中抢救出了这本眼看就要被大火吞噬的《共产党宣言》,使其又躲过了一劫。
在解放战争时期,刘集村一带虽然已成为解放区,但形势仍不安定,时常受到国民党军队的侵扰。刘世厚不得不到处藏匿这本书。全国解放后,刘世厚才把它从藏匿的地方取了出来,把这本快散架的书精心地重新装订好,还在首页的左上角盖上了一枚“刘世厚印”,与最初收藏此书的“葆臣”的印痕相照映。然后,他用一块老蓝布将书仔细包好,放入自制的一个小漆匣内,再放入大箱子里,这个小漆匣成了老人的“宝匣”,别人不能看,不能碰,甚至连家人也不行。从此,老人最大的享受就是拿出小匣子,打开布包细细端详这本书,学习这本书……
1975年5月,广饶县文管会来到大王镇刘集村,召集老同志座谈革命历史和征集革命文物。参加会议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回忆起当年的经历,可谓感慨万千。听说要征集革命文物教育后人,大家都毫无保留地拿出了各自当年闹革命时期使用过的东西。当刘世厚提到自己还保存着当年大伙学习过的那本“大胡子”书时,在座的老人都大吃一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那本当年引导他们闹革命的“禁书”竟然被保存了下来。他们深知这本书有多么珍贵,也深知这本书走过了多么不平凡的历程。84岁高龄的老共产党员刘世厚,在听取了文管会同志们讲述征集革命文物的重大意义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珍藏了近半个世纪的“宝书”郑重地捐献给了国家。
在经历了无数次血雨腥风的洗礼后,这本作为革命火种的我国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被刘集支部的党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了下来,革命的真理在烈火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今天,这本书作为历史的见证,已成为文物被陈列在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的党史展厅内,它向世人无言地诉说着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向世人展示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责编:张欣羽
编审:郑国伟
制作:王喻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