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现状,余秋雨评价莫言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2-11-29 18:04:52

许多年后,这些都变成了莫言想象力的启蒙。

童年经历的孤独和恐惧幻化成千姿百态,在他写下的字里行间反转跳跃。它们不断追逐着莫言,推动着他将字排列组合,最终组建起一个名为“高密东北乡”乌托邦王国。

在这个王国里,钱是一张纸,爱像一场病,动物会说话,人都装哑巴。突然降临的喜怒哀乐,像一扇沉重的磨盘,轻易便可粉碎所有人;“装疯”像一块遮羞布,往脸上一蒙,所有丑事就一股脑被遮掩了。一人一个活法。

莫言现状,余秋雨评价莫言(9)

2012年,57岁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籍作家。

发表获奖演讲时,他面对着200多名中外听众,在瑞典学院讲述了成长过程中“最痛苦”、“最深刻”、“最后悔”的事情。他说,在成为“讲故事的人”之前,他做了很久“听故事的人”。

莫言生命中的第一个理想,是做一名说书人。

年幼时,莫言时常会因为偷跑去集市听书,而忘记母亲分配的农活。

为此,母亲曾严厉地训斥过他,但发现儿子极喜欢听故事后,她又于心不忍,便不再说什么了。后来,莫言每逢集日都会从母亲那里领到一天“休息日”,白天他兴高采烈地跑去听书,晚上回到家里,再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莫言的记性极好,许多内容他听一遍就能烂熟于心。

起先,他只是简单地重复故事,而后便开始不断地添油加醋编造情节,有时甚至会改变故事的结局。说书人在集市上待了一段时间,便神秘地消失了。

在那个没有电影、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的年代,听书给莫言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如今,唯一的快乐没有了,莫言只能看“闲书”排解心中忧思。

当时,他听说同学的家里有一本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封神演义》,他想借来看看,但同学提出条件:想看书可以,但要到他家拉磨,拉十圈,看一页。

莫言答应了,他真的去同学家里拉了磨,用一上午的劳动力,换来了阅读半本《封神演义》的机会。

莫言现状,余秋雨评价莫言(10)

莫言在家乡与友人合照(右)

那天之后,莫言开始在村子里四处奔跑,听说谁家有书本,便用各种方式借来品读。

有一次,他得了一本名为《三家巷》的小说,书里讲述了诸多小儿女的纯真爱情。在当时,这类书籍被认为是“流氓极了”,理应扔到锅炉里烧掉。

大人越是嫌弃这本小说,莫言就越好奇。为了看这本“禁书”,他只得钻到牛棚里阅读,后来他揣着书进了课堂,在看到女主角区(ōu)桃在游行中被流弹打死时,他抱着小说放声大哭起来。

正在讲课的老师吓了一跳,赶忙问莫言怎么了。只见他抬起头,泪流满面地哭喊道:“区(qū)桃死了!”

这一年,莫言9岁。还不能分辨多音字“区”的读音,却提早感知到了爱情的遗憾与刻骨铭心。

几十年后,莫言第一次去到广州,忽然想起了让他念念不忘的区桃——在《三家巷》里,她就生活在旧广州城里。

他天真地问,这里真的有像书里那样的女子吗?

朋友答:有,但是“区桃们”白天睡觉,夜晚才出来活动。

莫言现状,余秋雨评价莫言(11)

读书在让莫言饱尝精神食粮的同时,偶尔也会带来一些肉体上的疼痛。

莫言的二哥也是个书迷,经常可以借到一些“稀有典籍”。某日莫言发现二哥将一本小说藏进了猪圈里,他偷偷去寻,却意外撞到墙上的马蜂窝。

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他顾不上痛,一心只想着抓紧把书读完,一直到眼睛肿得只剩下了一条缝,看不清字时,他才肯停下来。被马蜂群殴后,莫言又去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

他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看得入神时,莫言忽然嗅到了一股极好闻的,类似烧烤的味道。

以为可以吃到烤肉的莫言抬起头,却发现被烧焦的竟是自己额前的头发!

莫言现状,余秋雨评价莫言(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