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依照行线写的。基本格式不变,第一行标题"千字文"顶格,写到最后,这次是低一字落款,写年月、地点,签名。
这张作品上次介绍过,第一行标题,顶格写。
中间正文,也是顶格写。注意正文最后一行只有一个字,现在有一种说法,单字不成行,一行只有一个字太少,不好看。这说法有些道理,但有些时候是避免不了的。写完正文有三行跋,最后是签名,签名换一行也可以的。
文征明作品很多,未必每一张格式都相同,但基本格式还是有的,临时有些变化不等于不懂格式。
沈尹默先生有一本《秋明长短句》,"秋明"是沈先生的室名,这是他的词集。
虽然是手稿,可以看到格式和木版书一样。书名"秋明长短句",顶格。换行,中线以下写作者,"吴兴沈尹默"。然后第一首词"踏莎行",这是二级标题,低了两格。词正文顶格写,因为这词分上阙和下阙,所以上下两端之间有个空格,第二首词"渔家傲",这也是二级标题,所以要跟前面第一个二级标题"踏莎行"一样高低。这标题后有个说明,一个题解,所以再低一格。然后顶格写正文,整本书都是这样。
词集最后有两段跋,第一跋只是说明这些词的创作年份,写的很低。第二段跋文内容比较重要,所以写的比较高,但比正文还是低一格,毕竟不是正文。
沈尹默先生也为别人抄写过诗集,如《澹静卢诗賸》。诗是镇海金磷叟所做,
金是晚清人,去世后,金家后人找到遗稿,请沈先生整理抄录。这不是编一本书,而是誊清旧稿。
《秋明长短句》是真书,这次用行书,比较自由。一级标题是"澹静卢诗剩"。接下来每首诗的标题,都当做一个注释放在诗文的最后。
这是以前文人写诗常见的方式,我想金先生的原稿就是如此。注意"山居"包括三首诗,每首之间用了一个空格加以区分。接下来"野寺",就只有一首诗。
诗都写完了,有一段题跋,说明事情原由。当然是低一格写,这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