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吉金文字。尤其以铸、刻在礼器、乐器上的铭文爲重,故金文也称钟鼎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的锺或鼎上的一种文字。锺多是乐器,鼎多爲礼器。可见古人十分重视锺鼎及铭文的原因。
金文産生的原因:(略)
1.巩固政权、推崇礼乐的需要
2.崇尚人本、废弃甲骨的必然
3.重视书教、强调六艺的结果
4.青铜发达、铸术提高的表现
……
孔子有言:“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也。”锺多是乐器,鼎多爲礼器。可见古人十分重视锺鼎及铭文的原因。例如九鼎则爲传国重器,王都所亿即鼎之所在,故称定都爲“定鼎”。铸刻上面的文字,多爲记事或表彰功德的内容。这种铭文,有的是凹下的阴文,有的是凸出的阳文。前者称爲“款”,是“刻”的意思;后者称爲“识”,是“记”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统称爲“锺鼎款识”。以后书法“款识”或“款式”的名称即由此演化而来。
西周晚期 《多友鼎》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一. 青铜器分类
青铜,是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製造出来,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製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装饰较少,反映出远古先民纯朴的审美意识。
夏代(21世纪B.C~16世纪B.C)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徵身份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商代(16世纪B.C~11世纪B.C)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西周时期(11世纪B.C~776B.C)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春秋战国(776B.C~221B.C)时青铜器一改过去的设计,风格纤巧、清新,普遍採用更高水准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秦代以后(221B.C~1840A.D),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著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平。
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之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精华。
青铜器分类有许多种,一般可分爲礼器、乐器、食器、酒器、工具、兵器、盥器、货币、印玺、车马器、度量衡、铜镜、杂器等。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陈梦家《殷商铜器集录》、李济《记小屯出土的青铜器》、
林巳奈夫《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梅原末治《古铜器形态之考古学研究》等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青铜器进行了分类。
《大盂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