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作家相处,想成为作家应该怎么做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2-12-12 03:31:48

这样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四十岁,面对同样坚持自己,作品却能被编辑理解的田中,他终于发现,原来如果要画的话,“早该把它们画出来了”。

沼田是个理想主义者,我们为他心有戚戚,但是也许当时做出一些调整,或者创作出一些新的更大众、自己也能画的题材,也有可能就有什么不一样了呢?他自己的心里,又何尝不是存着“伯乐不常有”的消极,而不是主动争取呢?

9.真正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的作者才有更长的路

那么,田中和沼田,或者同期出道的新人东江相比,到底特别在哪里?明明一开始画技粗糙,为什么小熊硬是确信他可以?

归其原因,应该就是“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吧。知道自己要画的是表现人性恐惧、黑暗面的故事,所以选取了“皮布”这个可以控制人思维、让人惊异却又能理解的元素;知道自己画技不足,没有专业学习经历,所以好好把握当助手的机会,利用每一点时间磨砺画技,终于获得很大进步;听取了责编小熊的建议,知道自己不会塑造女性角色,就在街头观察行人寻找原型……

一开始,小熊是被田中的故事和营造的氛围打动,觉得田中的画技虽然粗糙,但“画与故事间的失衡感也有独到之处”,相信通过后天的训练,故事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达到更完美的契合。在后来的相处中,小熊应该也是看中了田中身上的这股狠劲吧!

如何和作家相处,想成为作家应该怎么做(13)

而田中无疑也代表了本剧编辑所推崇的作者类型,在五百旗头回答小熊“希望自己负责的新人可以成为一个人去往任何地方的作家”后,镜头接的是田中独行街头思索的画面。

10.凭借灵感的创作必会遭遇瓶颈,破茧则会重生

在剧里,田中确实是天才型的画家,刚开始画画也是全凭天才灵感的,“下笔的速度赶不上脑子转的速度”。

如何和作家相处,想成为作家应该怎么做(14)

但凭借灵感的创作,必然会遇到瓶颈。对田中而言,那瓶颈就是“缺乏同理心”。由于从小缺乏父母的照顾,他习惯独处,不惯与人交流,所以对很多普通人的社交心理没有共感,这影响了他对次要人物的塑造,显得有点千人一面。

但只要他置身关心、支持他的人们之中,他会被触动着离开自己既有的安全范围,试着去理解他人。他会去想去问,“沼田明明很有才华,为什么还说想要成为我?”在后期排名上升,要出版单行本时,也会去理解编辑想要让销量更好而采取的营销手段,“如果这是你的心愿,我就尽力帮你达成”。

就像慈祥的三藏山老师所说的:“他把外壳打破,就会得到自由”。理解了他人的喜怒哀乐,才能更深入角色的内心。

如何和作家相处,想成为作家应该怎么做(15)

11.创作是直面自己内心的过程

田中的破茧之路,也是一部直面自己内心的探索史。

独来独往,不易理解他人,不受他人影响是田中的优势,能让他沉浸于自己的创作世界。遇到瓶颈后,他试着去理解他人,但是这个过程也伴随着不适与痛苦,特别是作品连载之后,独自作画的他压力大增,经常昼夜连续工作还不吃饭,责编对他生活的关心在他看来都是干涉,“想要控制他”。

如何和作家相处,想成为作家应该怎么做(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