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喝茶都是件尤为讲究泡茶用水的事情。
唐宋之后,有大量的文献记载泡茶用水的择水经验。
陆羽的《茶经》里指出泡茶用水的要求:“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到了宋代,宋徽宗在他的《大观茶论》里更是进一步明确用水标准:“水以清、轻、甘、冽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
可见,在古人的泡茶择水观里,水质以清(清澈清纯)、活(流水)、轻(矿物质含量低)、甘(口感甘甜)、冽(寒冷之水)为佳品。
到了现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少的自然水体,江河湖泊等受到了影响或者污染。
适合泡茶用水的指标,需要达到安全卫生和无色无味等感官标准要求。
水体要求澄清透亮,无色,无异味臭味,无浑浊,无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等。
在综合多方面的指标考量后,才能达到适合泡茶的程度。
故而,自来水在没有经过处理,将内部的氯气挥发殆尽,去除杂质、异色、异味和大量的无机离子前,不建议用来泡茶,否则会影响茶汤的甘美滋味。
《3》
使用自来水冲泡好茶,会有什么影响?
滋味口感不佳!
在老友家里喝到的正岩大红袍,在使用盖碗冲泡的情况下,刚一冲出来第一道茶汤,滋味就尤为苦涩。
涩味凝在舌面上,怎么都化不开。
最开始,村姑陈将茶汤味涩的原因,诊断为老友泡茶出水太慢。
这位拿了近十年笔杆子的老友,在拿起盖碗泡茶上,却是外行。
手生,再加上动作不熟练,注水和茶汤速度都相对较慢。
泡茶动作慢,自然而然会影响泡茶时茶与水接触的时间,导致茶叶内部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过量释放,让茶汤滋味变得苦涩。
于是乎,到了第二冲泡茶时,改为村姑陈主泡。
这一回,出汤速度明显快了不少,但喝茶时滋味依旧有着涩味。
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老友是直接在水龙头底下接了一壶自来水,就开始烧水泡茶。
原来,茶汤味涩的真凶,在于这泡茶的水质上。
为了对比茶味变化,特意放了两瓶某大的矿泉水,重新泡一遍大红袍。
新剪开一泡干茶,换了水后,按照同样的泡茶方式,快速倒出茶汤。
这一回,茶汤滋味终于有了明显的不同,色香味醇,茶汤醇厚,甘香满口,回甘舒适。
细咂着这泡茶汤的舒适的回甘,老友不禁感慨,“原来泡好茶,水的作用这么关键!”
“这下,你的新专栏,有主题可以写了吧。”
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里,单是泡茶用水,就可是一门大学问!
《4》
现代生活里,泡茶该如何选水?
参考《茶经》的泡茶用水经验,江水,井水,甚至于梅花上的雪水等自然水体,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当下社会,并不实用。
尽信书,不如无书。
当下社会的泡茶择水,倒不妨借鉴宋徽宗的经验,“水以清、轻、甘、冽为美。”
水质在符合健康卫生标准的情况下,水体清澈,滋味甘甜,更能泡出绝妙的好茶风味。
按照用水的来源,村姑陈在平时泡茶时最常使用的是桶装的矿泉水和纯净水。
经过灌装的纯净水或蒸馏水,水体不存在其他杂质,可以将茶叶内部的茶味物质,原汁原味和完完整整的呈现出来。
而在选择市面上常见的矿泉水泡茶时,则需要多加留意水质的挑选。
一款适宜泡茶的矿泉水,需要达到“低矿化度、低碱度、低硬度”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