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八德园全家合影
张大千在海外的巨大成功再次引起国内的关注,他的好友叶浅予、徐悲鸿、吴冠中等人也纷纷和他联系,请求他回国参与北京画院的建设。叶浅予还邀请于非闇写了一篇《忆张大千》发在香港《文汇报》上,以表示思念之情,文章罗列了国内的形式,描述了人们的生活正一天比一天好,画家可以无拘无束,自由的生活。
文章传到海外,张大千看到了。出于感动,张大千托一位印尼华侨捎口信给中央一位*,说想回国看看。这位*把这消息很快转告给了美术界的负责人,叶浅予也听到此事。但是,还没等叶浅予答复,“反右”就开始了,叶浅予等参与北京画院建设的一干人全部被打成右派,消息传到张大千那里,张大千大为震惊,从此彻底断了回国的念头。
最后的日子
若干年后,有人问叶浅予当时的情景。叶浅予不无遗憾地说:“并不是张大千不想回来,他还是挂牵大陆的,只是那个年代国内的政策多变,政治运动不断,吓得他不敢回来。”有人接着问:“如果张大千当时回来了,结局会怎样?”叶浅予无奈地笑笑说:结局不妙是可以肯定的。即使他能躲过“反右”也躲不过“文革”。
尽管张大千一直居住在海外,但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无论张大千移居在哪个国家,住多么久,他从未向居住国提出过入籍要求,他始终保持着华夏子民的身份。
张大千《幽谷图》
张大千住巴西“八德园”期间,他的泼墨荷花等作品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化,诸如《长江万里图》等一批气势恢宏的作品,当时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纷纷收藏张大千的作品,最受张大千喜爱的《幽谷图》在日本展出时,当时的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曾经托人高价收购,被张大千婉言谢绝。
张大千的八德园虽园林宛如故乡山水,但他总觉得是寄身异域,心境不佳。他曾告诉朋友说:“巴西好地方,可惜太寂寞!”流露出海外游子的孤凄情绪。
1974年,张大千在美国举办画展,获得巨大成功,并被洛杉矶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75年,张大千再次回到台湾举办画展,此时的张大千已经76岁高龄。画展举办之后,张大千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被查出心脏病、糖尿病、十二指肠溃疡等多种疾病。台湾的朋友们再次规劝张大千落户台湾,而张大千又想到了大陆,那里有他的故乡和亲人,他流露出一颗游子之心终究要落叶归根的夙愿。
张大千《富春山居泼彩山水图》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张大千的表弟,也是张大千在欧洲最重要联络人郭有守却出事了。
郭有守曾是中国台湾地区委派兼驻法大使馆文化处参赞,常驻巴黎,具体统管台湾在欧洲的文化交流事务,后经有关部门争取,他开始为新中国提供情报。1965年圣诞节前,他在瑞士与中国大使馆联系时,不慎被联邦特工组织窃听了电话。当他从中国大使馆出来时,立即遭到瑞士警方的拘捕。
后通过外交斡旋,郭有守才得以离开瑞士,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避难。1966年4月,郭有守回到了北京,宣布与台湾当局脱离一切关系。此事引起了台湾当局的极大震怒,他们将郭有守在巴黎的一切财物和收藏品“没收”,其中包括张大千赠送给他的百余幅的绘画精品,后来这些绘画作品均被转交给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收藏。
对于张大千的返乡,郭有守原本是想凭着这次关系说服张大千返回大陆,然而残酷的现实让张大千不得不再次打消了回归大陆的念想,此时的大陆,文革运动正如火如荼,肯定回不去了,加上台湾毕竟有他多年的好友和弟子,张大千终于决定定居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