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的青花瓷器是什么,最大最好看的青花瓷器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2-12-28 09:48:30

南宋 哥窑小瓶
香港大学艺术馆藏 高12.2cm

最小的青花瓷器是什么,最大最好看的青花瓷器(17)

该哥窑小瓶,器型小巧雅致,釉汁通体肥润,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开片细密,线条极具美感,又富于变化,犹如冰裂般变化万千于那隆冬江河之中,别具一种古朴、自然的天趣。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

整器布满铁线,底足露胎处呈黑褐色。哥窑真品数百年来备受世人所珍视,珍如拱璧,好古天子乾隆皇帝内府旧藏,对哥窑推崇之至,在《清高宗御制诗集》中乾隆皇帝对历代陶瓷赞咏诗共一百九十九首,其中赞咏哥窑为二十首。

哥窑并非以一色纯净而取悦士人,而是借助独特的物理效果独步古今,正因为窑火的变化控制着胎釉的收缩,不规则的开片由此产生,并呈现出金丝铁线般的网络,变化万千,遂成自然天成的美感。

清雍正紫红地白梅珐琅彩小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3.5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2.9厘米

最小的青花瓷器是什么,最大最好看的青花瓷器(18)

盅口微撇,深腹,浅圈足,足内青花双方栏内署“雍正年制”4字楷书款。通体紫红色地上用珐琅彩绘白色梅花,黑色树干。器物小巧,色彩对比鲜明,绘画技艺高超,为雍正珐琅彩中的精品。

珐琅彩是一种模仿铜胎画珐琅而烧制的一种瓷器彩饰,自康熙末年创制成功以来,一直为帝后所珍爱。雍正时期珐琅彩工艺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与雍正皇帝亲自干预珐琅彩器的制作密切相关。雍正皇帝对珐琅彩器的胎体、原料、图案、绘工、釉色要求非常严格,使此时期珐琅彩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故宫藏《乾清宫珐琅、玻璃、宜兴胎陈设档》中罗列了从康熙至乾隆朝宫廷收藏的珐琅器共408件,其中雍正朝珐琅彩器有201件,档案记载珐琅彩器中绘有红地白梅花图案的器物有宫碗、四寸碟、三寸碟、盅4个品种,共14件,由此可见,雍正帝喜爱此图案。珐琅彩器绝大部分收藏于台北故宫,北京故宫只有一小部分收藏。现台北故宫中可见到档案中记载的红地白梅花图案的碗、碟,未曾见小盅。故宫资料中发现的这对小盅,与档案第67条记载的“瓷胎画珐琅白梅花红地盅”品名、款识完全一致,小盅虽有残破,但却解决了二百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意义重大。

清康熙•青花缠枝莲纹小瓶
上海博物馆藏 高15.6cm;带座高17.6cm

最小的青花瓷器是什么,最大最好看的青花瓷器(19)

此件清康熙青花缠枝莲小瓶,造型端庄,小唇口,丰肩,敛腹,平底,釉面洁白,质地匀净,釉质肥厚,莹润如玉。此瓶瓶身以翠蓝色青花绘缠枝莲纹,画意古朴自然,线条简洁流畅,布局疏密得当,绘工柔美雅致。青花发色纯正妍丽,有深浅色阶,纹饰新颖,枝蔓萦绕勾连,纹饰饱满清晰,画工殊为精妙,独具风韵。

康雍时期,许多宫廷内器摹明初之风骨,此件小瓶纹饰便颇具明中期绘画装饰风格。此件康熙朝慕古产品,无论纹饰画风与器型、修胎制式与明代名品同出一辙。由此可见,此件小瓶实为康熙御窑下的拜古精品之作。

清雍正 青花灵芝八方小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高11cm

最小的青花瓷器是什么,最大最好看的青花瓷器(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