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无疑都是学问出众,品德优秀之人,而陈寅恪完全担得起这样的称号。陈寅恪是我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人,百年难见。他曾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当时被称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关于陈寅恪有个小故事,1932年,陈寅恪临时被要求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考试代拟试题,不过当时陈寅恪的日程已经另有安排,所以就草草出了试题,作文《梦游清华游园记》和一个上联为“孙行者”的对子。这次考试的结果是很多学生都交了白卷,不及格的人很多,这样的结果令陈寅恪有些失望,但是也有学生答出了“祖冲之”,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孙与祖都是姓氏,而行与冲皆为动词,者与之都是虚词,所以从这点上看,对“祖冲之也”说的过去,也有的以“王引之”对之,这些答案都可以视为符合要求,但是都不是最佳!
当时仅有一个人获得了满分,他就是后来成为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的周祖谟,他对出的答案也是陈寅恪心中所想的“胡适之”。胡适在当时还是颇负盛名的。对于这个答案的解释说的是胡孙同猢狲,是猴子的别称,因此“胡”与“孙”可成对,在古文中,“适者,往也”,以适对行,两者皆为动词,所以“胡适之”这个答案比“祖冲之”更为合适。
“孙行者,胡适之”这种对对子的格式是无情对,无情对也叫羊角对,它的特点就是出奇制胜,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而内容则可以互不相干,也是因为这样,才产生了无穷的乐趣。其实对对子既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也可以从中获得乐趣,还可以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对联也称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现在已经临近春节,几乎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这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有兴趣的话可以注意一下门上贴的对子,比如怎样区分上下联,也可以多积累一些对联知识,了解一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从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积累很多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