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什么时期作品最好,吴冠中作品风格总结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1-17 12:18:36

石鲁 伯乐相马图

《金瓜》中只几个似方似圆的瓜与几束曲曲扭扭的藤,却更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方圆之腔。在那扭曲缠绵的藤的线组织中突出了不同类型的长方形,这些立状的长方形与瓜的扁状的类似长方形构成了既对比又和谐之美。我顺着这条方圆的线索去翻看石鲁的画,无论在枝枝杈杈的杂树丛中,在寥寥数棵临风摇曳的高粱中、在草垛中、在茅屋中……发现进入画的各式各样的形象大都已通过了方与圆的梳理。这一方与圆的梳理同样体现在陕西洛川的剪纸中,民间的奶孕育了土生土长的画家。

吴冠中什么时期作品最好,吴冠中作品风格总结(9)

石鲁 人物

“寓圆于方”与“寓方于圆”构成了石鲁画面的浑厚感,其形象偏于粗短、壮实,形的转折处多钝角。与之对照,使我想起虚谷。修长的柳叶、苗条的小鱼、尖尖的松针、尖尖的松鼠的针毛……锐利感统一着虚谷的画面,他的艺术效果近乎高音,是悠悠钟鸣,而石鲁唱的是低音,是沉沉鼓声。单从笔墨苍茫的角度着眼,两人似乎彼此有些貌似,但腔调却正相反。

吴冠中什么时期作品最好,吴冠中作品风格总结(10)

石鲁 吹箫少年

石鲁画面的浑厚感还由于体面的塑造。唐、宋时期画家依靠渲染取得质量和深远感,尤其在绢上渲染,与油画的表现手法其实并无霄壤之别。元以后的水墨画,愈来愈向笔墨情趣讨生活,表现手法也较局限在线的运用。逸笔草草固亦抒情,但逐渐放弃了对体面与质量的追求,行将失去绘画领域中的半壁江山。自然总有不少画家有意无意间仍在线的运用中竭力探索体面的作用,以充实表现力;如龚半千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待到西洋画大量闯进来,中西结合是必然的趋势,水墨画中的体面感被普遍重视了,画家们在做各式各样的钻研。

吴冠中什么时期作品最好,吴冠中作品风格总结(11)

石鲁 江上行舟

石鲁用湿漉漉的粗壮的线组成面,画面那成片蓬勃奔放的高粱或玉米的枝枝叶叶,非为管它是芦是麻的一时遣兴,而是着眼于充分表现丰满、茂密的庄稼地,有厚度和深远感的庄稼地。坡上梯田,集线成面,石鲁用浓淡和肥瘦不同的线,间以彩色的线,相互交错组成不同明度和色相的面,表现泥土气息的线世界的韵律感。笔的长、短、肥、瘦,墨的黑、白(纸色)、灰,间以一二种简单的彩色,其间便可组成无穷尽的各种色相和明度的体面。这一具斑驳之美的体面的基本单元,是属于石鲁自家的腔调,他用以表现山石、老树、江流……。在其一幅船夫习作中他自己题道:“唯当色墨浑然方见真力也。”当一眼看到石鲁的作品时,首先便是这种色墨浑然的貌相夺目而来!

吴冠中什么时期作品最好,吴冠中作品风格总结(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