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坐忘?
《庄子·大宗师》云:“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者,外忘其身,内忘其心。大通,义大道,能坐忘即合于大道。
按道家修炼,亟重去知、坐忘一着,实为修炼一种通达形式。
司马承桢就有《坐忘论》。言欲达无心,在于忘心,即除去见闻觉知,不用聪明思虑。而白玉蟾的《玄关显秘论》也说:“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只此忘之一字,则是无物也,'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其斯之谓乎?如能味此理,就于忘之一字上做功夫,可以入大道之渊微,夺自然之妙用;立丹基于倾刻,运造化于一身也。”
庄子坐忘之法,随不明言,但《齐物论》已述其大端:“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
《知北游》又述:“神农隐几,台户昼瞑。”
故而 《庄子》又名《南华经》,其实是道家重要经文,只因真意就在其中。
按《庄子》之说坐忘法如下:
姿势:伏案式,即趴在桌子上。先宽衣解带,自然平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地上,两臂交叠或互穿于袖内,或双掌重叠,曲肱伏于几上,枕以前额,颌稍内收,颈稍挺。前额与双臂之间亦可加一海棉垫。坐好后,臀稍后移,以使胸腹部空松,不受挤压。练此功法浑然入忘后可出现全身松瘫现象,即极度放松状态(所谓放松,要注意体会这个“放”字,即放下、放开之意。用意要轻,不要“用力”放松。放松时,先松身,后松心。松身时,可由头皮、颜面、颈项、胸背、腹背、上肢、下肢直到脚趾,由上而下,由内而外,逐一观照逐步放松,随即转入松心,将心念放开,消除大脑思维活动之紧张状态。),如取其他坐式,则难于保持姿势,甚至可突然倾倒,故必须“隐几”而坐。
摆好姿势,长呼一口气,使气沉丹田。放松腹部,然后自然呼吸,不用调息,无须意守,只将身心放松,如疲极欲息,如初释重负。意、气下沉后即不再管它,即进入忘。
口诀为松、沉、忘三字,重在忘字。如不能很快入静,可每于呼气时默念“松沉忘”,反复暗示,便可渐入忘境。初学者或陷于昏沉(昏沉在练此功初期不可避免,也无须避免。因为庄子坐忘法重要之作用之一即生阳,而生阳的办法即在于入忘,而入忘当然要“泯去明觉”),或径入睡,皆任其自然,坚持修炼,阳气渐充,即无睡意,或醒后继续练功,亦不会再睡。
“心神沉而阳气生”,此法对阳虚、阴阳两虚或阴阳偏盛者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如值冬春季节,久病或高龄阳虚证者,每日上午在阳光充足之静室,背向太阳伏身坐忘,则可获补虚生阳、健脑益智之功。练此法后,会觉得头脑清醒、手足发胀、口干舌燥,间有肠鸣矢气等反应,此属正常。
若按照现代理论来说,此功法有此好处:
1、调整气脉使之平衡,收效甚速
2、收下颏、挺后颈,亦称“闭任开督”,有利于任督循环。因挺后颈将督脉抻开,收下颏则使原属上行之任脉气机下降。此式在藏密及瑜伽中称“颔压结喉”,其作用有利于入静、入忘
3、此法重要作用为“生阳”,即生理上性机能的恢复和增强。
4、年老而修内丹者,可以此作为“种药”之法。修庄子纯素之道着,可由此而达“心斋”、“虚室生白”之境界。在道家过去这属不传之秘,它还有更进一层的含意,叫作“炼津成精”,练功后上边反应是口干舌燥,口水少了;下边获得精水旺盛。有生精补脑之效。
收功:
收功时仰天嘘气一二次,举臂伸腰或搓手摸面,睁开双眼,稍事活动即可。
注意:
1、修此法,练功时间长短不限,环境安静与否不拘。可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练起,但须持之以恒,功效方显。
2、此法宜饭前修炼,切忌饱食后练功,如已进食,须过二三小时后再练此功;
3、练功前宽衣解带,饮白水,以解练功后出现的口干舌燥;
4、如坐式不对,胸腹部未能放松,练功后有小腹胀气或微痛反应,无须介意,矢气即解。
5、老年人炼此功,一定要注意在前臂与桌子之间稍垫一些软布,不然压迫时间过长,而老年人血运本是不畅,易致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