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帖的正确写法,婚帖的正确写法和顺序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8 23:46:47

过了腊八就是年,生日来,年更近!

旧历腊月,于我,不惑经年已过半。岁月悠悠,往事回眸,即将踏进新年的门栏,用逝去的光阴回望旧年的味道。很多关于年的记忆瞬间被时光唤醒。

年来,婚事多!

陂北蔡店虽地处穷乡僻壤,但乡土气息风俗习惯浓郁。从我记事起,最热闹的场面就是接媳妇儿。七八十年代的姑娘伢出阁还是依照旧时习俗。

靠天吃饭,温饱不济,缺吃少穿是那个年代的共同特点。人们对食物总是有种渴望,这种渴望不是真正的饿,而是对什么都不能敞开肚皮吃的拮据。那年月的农村,更多的家庭儿伢找对象都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冇得自由恋爱的说法。

婚帖的正确写法,婚帖的正确写法和顺序(1)

男伢女伢不能随便在一起出去玩,那样会遭人“鄙视和议论”的。男伢大了一般都是由男方父母托媒人说亲。先物色好对象,约个时间见个面,如果双方有好感,喝个茶、吃点点心。事后托媒人来传达信息,算是这桩婚事有了眉目,俗称看人。

男女双双对上眼了,还有父母这一关。选个好日子,男方儿伢提着烟酒礼物由媒人陪着到女方家过门。这个过门无非就是女方父母和近亲伯叔婶娘测试一哈男伢的人品和心眼,看是否本分老实?是否忠厚善良?考核过关,双方可以继续发展。

还有看家起媒这一步。看家就是去看看男方的家庭环境家底厚薄。起媒的礼数也是相当繁琐。选定双吉日,女方宗亲双数客到男方家吃一餐丰盛且有讲究的起媒饭。饭毕,送亲眷回家男方会以布料、烟酒等礼物相送,并买一定量的糖坨向女方湾里的族人分发,算是向众人公开某某家和某某家是男女亲家的事实。

起媒都是女眷成席,有顽气女眷在男方看家的空隙,数哈有几多柜子、缸。柜子和缸都是储藏粮食的器物,用手拍一拍,用指头敲一敲,听声音,满的,表明男方家底比较丰厚,起码不挨饿。人看了,家看了,媒起了,满意了,确定了亲家关系,双方即可正式交往(男来的多,女往的少)。

婚帖的正确写法,婚帖的正确写法和顺序(2)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条件成熟。又由男方父母提出婚嫁事宜,由媒人充当说客跑路传达信息。经女方父母家人讨论决议后才算赞同结婚。结婚还要依照很多的规矩和礼节来一步步完成。

如果女方家长应允了结婚意向,男方就会提前很长时间来筹备婚礼事宜。婚礼还是依照旧时习俗。但凡是结婚的重大喜事人们习惯把日子订在年底。

腊月是结婚首选。各种农作物都丰收,各种物品更为丰富,年终家家都会分到几条鱼(每湾都会分年鱼),喂了一年的猪鸡也可以宰*,一年到头的劳作稍有休闲,微薄的收入也小有收获。由于社会条件、生活条件的限制,勤俭节约的父辈祖辈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了儿女的婚姻大事也是积力攒凑,操心劳力……

那年月彩礼的说法还不是特别重视。如果说那个时候结婚,非要有什么东西的话,就是人们熟悉的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都是穷苦人家,高物质没钱也不会去过多的追求。

婚帖的正确写法,婚帖的正确写法和顺序(3)

只要人老实本份,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就很满意了。“抬头嫁姑娘低头接媳妇儿”,男方会谦卑礼让顺应女方的要求,以求顺顺利利欢欢喜喜把婚事办好,把媳妇接进门。

进入腊月,女方会着手准备晒荷叶泡、晒苕片、晒冻米,打棉絮。女伢则日夜纳底做鞋,绣鞋垫,织毛线衣。针线活做得好,表明姑娘心灵手巧,聪明能干。男方则早早的做谷酒,请来木工师傅置办家具。穿衣柜、橱柜、五屉柜、婚床、桌椅等家具是七八十年代的主流。

房前屋后的杉树、柳树、枹桐树是打家具的好材料。师傅在家敲敲打打十天半月是常事。家具做好,油漆匠上门。满房的家具油光漆亮,手工精湛的油漆师傅在床楣画上“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牡丹蝴蝶”等图案,画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柜门一般就画上热闹喜庆的“喜(喜鹊)上梅(梅花)梢”“花好月圆”。其他的小物件没有什么讲究,由师傅信手拈来,一挥而就。请师傅上门做点工,除了一日三餐外还要过中。面条加焦黄的糍粑外加一个鸡蛋,于贫困的农村那是极好的招待,也有的人家,面条里加上几片肉,那真是特别爱好的表现。

婚帖的正确写法,婚帖的正确写法和顺序(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