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如何流传下来的,史记如何流传至今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9 16:35:02

《史记》货殖列传里引用过这么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意思是说天下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

那么,司马迁可曾追求过自己的利益呢?说到司马迁,就绕不开《史记》。

鲁迅美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

郭沫若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

但《史记》的诞生却是充满着血与泪,它不仅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更是一部地狱级的个人奋斗史。

史记如何流传下来的,史记如何流传至今(1)

司马迁,司马谈之子,28岁任太史令。(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

说司马迁的故事就要先从他的老爸说起。司马谈任太史令期间,曾对先秦的思想发展史作过广泛的涉猎和研究。他将研究成果整理撰成《论六家要旨》,对先秦各学派的思想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篇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至今仍是史学界研究先秦思想史、哲学史的珍贵文献。在这篇论文里他第一次分析出自春秋战国以来重要的学术流派。也反映出汉武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兼用阴阳家、法家和道家“黄老”的学说,即所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而并不“纯任德教”(《汉书·元帝纪》)的思想。从而反映了汉武时代社会和统治思想复杂化的现实情况。其六家之说,不仅为后来司马迁给先秦诸子作传以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也为西汉末期名儒刘向、刘歆父子给先秦诸子分类奠定基础。

司马谈早年立志撰写一部通史,他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他随同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留在洛阳,不久即卒。在弥留之际,对赶来探望的儿子司马迁谆谆嘱咐:一定要继承遗志,写好一部史书。司马谈虽然未能动手撰写通史,但为《史记》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立了部分论点。司马迁写成的《史记》中的《刺客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诸篇之赞语,即为司马谈之原作。(以上老爸的事迹出自百度百科)

所以司马迁写《史记》,出于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完成父亲遗愿,第二个是歌颂西汉王朝,宣扬儒家思想。

史记如何流传下来的,史记如何流传至今(2)

那么司马迁为写《史记》做了哪些准备呢?司马迁10岁时随父亲来到了京都长安,认识了两个师父。他从董仲舒那里学习《春秋》,从孔安国那里学习《尚书》,这一切都奠定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为以后写《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岁的时候,司马迁成了背包客,旅游去了。这一次旅游让他大开眼界,难怪说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小子从长安出发,在淮阴访问了韩信的故里;到浙江登上会稽山;到汨罗江为屈原真诚执着的爱国忠君之情潇然泪下;而在曲阜,他怀着无限的景仰之情拜了孔庙;在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他采访遗者,收集汉代名相名将萧何、曹参、夏侯婴等人的逸闻轶事。这段游历经历使司马迁真正贴近了生活,许多历史材料进入他的脑海,使他的知识积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相信他的背包里全是笔记,只恨那时没有网络和手机,否则这些素材能更加方便地记录。

司马迁回来后步入仕途,任郎中之职。也就是为汉武帝担任侍从,一个小官,不值一提。但是,他可以长期跟随汉武帝出巡全国,增长见识。公元前116年,司马迁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巴蜀以南地区以及云南昆明,这使得他对西南地区的民情风俗有了深入的了解。后来,他根据这次出使得到的材料写成《西南夷列传》。

所以,父亲离世后,他也准备好了,司马迁继承了太史令,开始在国家读书馆里写《史记》。

这是一个不朽的传奇的开始。

但这个传奇因为《李陵事件》差点结束了。

李陵何许人也?李陵,飞将军李广之孙。

李广何许人也?李广,西汉名将,匈奴人的噩梦。

李广在漠北之战中,因为卫青的私心,GPS导航瘫痪,致使自己率军迷路,不忍刀笔吏的污辱,挥刀自尽。(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偏迷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污辱。”

李广的自*可见当时的舆论环境多差!黑子一喷就要人命,这和现在的网络键盘侠差不多。抛开李广的能力不谈,与匈奴从年少打到晚年,就这一点就值得尊敬。他是一个对得起大汉王朝、对得起汉武帝的军人!

史记如何流传下来的,史记如何流传至今(3)

但是汉武帝不喜欢他——李广难封,或者说汉武帝不认为李广有率领大部队作战的能力。所谓爱屋及乌,不爱屋就不及乌,对李广在军事方面的不信任也被自然而然地移植到了李陵身上。

李陵这个人胆子很大,《汉书》记载,他曾经深入匈奴腹地2000里,观察完匈奴的地形之后,安全返回。就问你胆大不胆大?更胆大的事情还在后边。

公元前99年夏天,汉武帝派大将李广利率兵攻打匈奴,李陵由于熟悉边境地形,被派去负责运送辎重。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哥哥,李陵是名将后人,他觉得李广利靠“裙带关系”才当上了大将军,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汉武帝爱屋及乌,所以李广利职位升得很高很快。李陵就不想作为后勤补给人员,让李广利夺得头功,于是他上书汉武帝,说要率领5000兵马,再次深入匈奴腹地。

汉武帝同意了,他认为李陵应该不会像他爷爷那么倒霉。结果这一次李陵的霉运像被他爷爷附体,遇到了匈奴的主力部队,和单于带领的八万骑兵正面交锋。

结果是李陵投降了。

那么,李陵是如何兵败投降的呢?

来看看李陵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可以用绝对出色来形容!

原来,李陵军因为是步兵为主,所以行军速度较慢,其行军路线,早就被匈奴人的斥候侦查获得。在李陵军队到达浚稽山(今蒙古国土拉河)时,被且鞮侯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团团围住。汉军士兵背靠营寨,持盾牌、长戟的士兵位于外层,以防守为主,抵御匈奴人的进攻,弓弩手位于内层,以弓弩大量*伤匈奴进攻的人马。匈奴人没料到这只汉军的弓弩如此凶猛,吃了大亏,进攻的人马,在一波波的弓箭和弩箭的射击中,死伤无数,败退而回。且鞮侯单于见自己的三万大军竟然拿不下汉军五千人马,气急攻心,用军用通信设备调集人马前来围攻。最后,共计调动了八万人马,围攻李陵这支仅有五千人的队伍。汉军虽然都是步兵,但是防守能力强,而且弓箭厉害;匈奴一方都是骑兵,占据主动,但是面对汉军的刺猬战术,却没啥好办法。

几天下来,汉军将士基本抖受伤了。李陵命令将所有车辆都腾出来,让受伤三处以上的将士坐车,受伤两处者驾车,受伤一处和没受伤的继续作战。李陵的安排,赢得了汉军将士的一致拥戴。所以汉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汉军伤亡不小,可笑的是匈奴人的伤亡更大。汉军边打边退,进入了一大片长满芦苇的沼泽地,李陵打算利用地形,在芦苇荡中和匈奴人打游击。没想到匈奴单于下了狠心,命人在上风头放起火来。李陵想你放火我也放火,命人也从自己这边放火,先烧出一片空地,才避免了汉军被大火烧死的命运。看着满天的大火和浓烟,李陵将计就计,利用大火的阻挡,一路向南撤退。等匈奴人发现汉军根本没受到大火的影响,已经跑出很远的时候,单于率领匈奴人马,奋起直追。等匈奴人马追上汉军的时候,前面恰好有大片树林,汉军又钻进了树林。树林之中的战斗对骑兵非常不利,汉军利用灵活性,又一次让匈奴人马损兵折将。

此时且鞮侯单于快要被自己的兵气死了,亲自站在一座小山的山头上,指挥人马围攻汉军,但是他被侦察兵发现了,侦查兵急忙禀报李陵。李陵立刻组织身边的部队用强弓硬弩,一齐向且鞮侯单于所站立处发射,差点把他射成刺猬。随着汉军距离汉朝疆域的边界越来越近,匈奴人的进攻越加猛烈,一天中的进攻,多达数十次。八万人打不下五千人,这要是让这支汉军平安返回,匈奴人的脸面可就算是丢尽了。且鞮侯单于更是暴跳如雷,下了死命令。匈奴人几乎是没日没夜,反复不停的在向汉军发动进攻。这波未退,下一波又投入了进攻。

即使面对这样的困境,李陵也还是能从容应对!连续不断的进攻,不但没让匈奴人占到便宜,反而不断地*伤着匈奴人的兵力。汉军的勇猛、顽强及用兵的谋略,令且鞮侯单于胆寒了,萌生了退意。且鞮侯单于认为,自己面前的这支汉军,一定是所有汉军中最精锐的士兵,他们的目的,就是将自己的大军引诱向汉朝边界,而在汉朝边界附近,一定埋伏着汉朝数量庞大的军队。他们应该早就埋伏好了,就等着自己的人马钻进去。当我傻?不追了,撤退。

此时,汉军所处的位置,离大汉疆界只有百余里的路程了。李陵率领着五千汉军步兵,转战上千里,打死打伤匈奴人马超过万人,自己的士卒虽然也死伤惨重,但现在汉军的队伍,活着的,至少还有三千人。

史记如何流传下来的,史记如何流传至今(4)

这本来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就算卫青在,也不能做得比李陵更出色。

但是这时候出了意外!一个人的叛变改变了战局。每次看到这里,都为李陵感到不值!

李陵军中出现了一个叛徒——管敢,他因为个人恩怨叛逃至匈奴(被李陵羞辱),告诉匈奴人,李陵军中,其实已经弹尽粮绝了,这才让鞮侯单于决定发起最后的猛攻,李陵的军队终于撑不住这一波攻击了。

这个时候,李陵有两个选择,要么战死,要么投降。李广利的主力部队始终没有前来救援,李陵无奈之下选择了投降。按照史学家的分析,这个时候李陵是诈降,他想要寻找机会,作为内应与汉军共破匈奴。持这种观点之一的史学家就是司马迁。

李陵投降的消息传回长安,汉武帝问司马迁怎么看这个事情。

司马迁觉得,李陵平时为人仗义,作战勇猛,在沙场上身先士卒不顾自身的安危,他这样的人本来不会投降。他投降了说不定是有什么隐情。

停!停!停!

话说到这里就可以了,以汉武帝的雄才伟略和李陵的一贯表现,其实汉武帝是完全同意这个分析的。

但是,司马迁继续说:“大将军李广利见死不救,也是促成李陵投降的重要原因。”

汉武帝听了司马迁的看法十分愤怒,李广利是皇亲国戚,说李广利有问题那就是说我有问题喽?一个小小的史官怎么能够替一个叛徒辩护?

但汉武帝毕竟冷静了下来,他派公孙敖率骑兵深入匈奴以解救李陵,公孙敖数次深入匈奴,无功而返。为了推卸责任,他诬陷李陵变节投降后,教给匈奴人攻守战法,导致他出师无功。

公孙敖的诬陷,害死李陵全家。汉武帝勃然大怒,把李陵的一家老小全部绑赴刑场,斩首示众。可怜李氏家族,为汉家奋斗数十年,却沦落到如此田地。

远在匈奴的李陵得知满门抄斩的噩耗,当场晕死过去,从此万念俱灰。匈奴单于非常爱惜李陵的才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封为“右校王”。李陵是汉代一位悲情将军,他的投降不仅累及全家,还引发一场千古冤案。

后代学者乃至帝王将相,大多觉得李陵投降只是因为时运不好,他的功劳还是很大的。李世民曾经说过,“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书竹帛。”

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辩护,被下了大狱。正确来说,被汉武帝判决了死罪。西汉被判了死罪,有两条选择,一个是“罚金50万”,一个是接受“腐刑”,也就是“宫刑”。

“宫刑”的意思就是以阉割或损坏男女生殖器官,旨在使其余生在屈辱中度过的一种残酷的刑法。汉武帝并没有对司马迁网开一面,在“刑不上大夫”的年代里,采用“宫”刑,来对付他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使其丧失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既活不下去,也死不成,实在可谓既恶且损。

司马迁作为太史令,俸禄不多,他无奈选择免费切一刀。

对司马迁来说,“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总之一句话,每天想到这个事情,背脊发凉。

司马迁为什么要跳出来为李陵主持公道,招来了这场灭卵之灾?

因为司马迁是一个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要知道写史书是不能故弄玄虚装聋作哑的,要以客观为事实详细记载下来。所以面对李陵的事情,既然你问我,我就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

武帝到了晚年,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已经不是多年前的英主。本来待在图书馆里,看看书写写字岂不是美滋滋?但那就不是司马迁了。

此刻心中只有正义!

汉武帝让他讲,是你要讲他愿意听的话。你如果不想对李陵落井下石,就应该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不是不知道,那个未能如期会师,致使李陵孤军奋战的李广利是陛下心爱的王美人的兄长。

《汉书·司马迁传》说:“受刑以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尊宠任职”?中书令为内廷官,必须裤裆空当当的人才能担任。耻辱!莫大的耻辱。

司马迁给他朋友益州刺史任安的信中,说:“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这种可耻的刑法,施之于他这样“士可*而不可辱”的文人身上,那是无法接受的。他不由得大声疾呼:“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作为家学渊源的太史令,过着这种男不男,女不女的日子,“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被家乡人取笑,也没面目去给父母上坟。

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创口难以愈合,长期淌血流脓,司马迁处在生理的极大痛苦下,他甚至想到了自*。

但绝境无法摧毁一个斗士!他必须且有必要活下去!他体现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在屈辱中顽强拼搏人生的状态。

父亲的遗愿还未完成!自己的理想还没完成!

忍受着生理上的屈辱和心理上的孤独,他又开始继续撰写《史记》。他要将这部书写出来,“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补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只有完成这本旷世巨作,才能洗刷耻辱。所以,他还不能死。

史记如何流传下来的,史记如何流传至今(5)

对于司马迁坚持不死,还要著《史记》的私衷,有一个人看得最清楚,那就是东汉王允:“昔武帝不*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受其讪议。”(《后汉书》)

王允明白,统治者掐死一个文人,比碾死一只蚂蚁还容易。但是,司马迁这样的文人,凭借着那支秃笔,却能把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暴君,昏君,庸君,一一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到千年万载的诅咒和唾弃。

王允的评价不可不说精彩。

武帝死后,披头散发的司马迁总算完成了他的巨著,也走完了他精彩无奈和悲壮的一生。

那么《史记》怎样才能万无一失,留传后世呢?为此,司马迁在《史记》的结尾留下一个巨大的悬念:“藏之名山,副在京师”。这就是司马迁的智慧,即使京师的副本遭遇意外,还有藏之名山的正本留存。

司马迁有个女儿,他的女儿嫁给了当时的丞相杨敞,杨敞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叫杨恽。司马迁的女儿在杨恽小时候把《史记》拿出来给儿子看,杨恽一发不可收拾,反复阅读,每次都热泪盈眶,扼腕叹息。想到自己的外祖父是在怎么样的屈辱下写下的这部巨作呀,杨恽决定让《史记》流行于世。当时处在汉宣帝刘洵的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借着汉宣帝想重塑儒家经典的机会,杨恽把《史记》献了出来。

以数十载岁月,赴三千年洪流。巍巍华夏,一人而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让司马迁成为中国最牛掰的历史学家,没有之一。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