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青年网(特约撰稿/彭辉)风箱,过去在城市或农村司空见惯,是居家生活必不可少的物件。陕西关中人巧妙的把风箱称作“风闬(han)”,闬者,意为巷道的门,引申为风箱内的活塞板,又指风箱内置的风门。风箱利用压缩空气原理扇风,一般木匠都会制作,但因制作巧道娴熟程度不同,其质量有优劣之分。
风箱密闭性好,又有“风门、“舌头”等暗道机关层叠,偶有老鼠钻入则很难逃出来,只好被活塞板推档着来回跑动。富平民间歇后语“老鼠钻风闬——两头受气”,即是风箱两头扇风原理的绝妙引申。风箱是中国人的一项专利发明,国外没有。据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会儿,瞧见百姓用风箱吹火做饭,甚是惊奇,想不到一个小小木制品,竟有这么大的风力!临撤退时竟抢走了不少这类稀罕物。
我小时候最喜欢帮母亲拉风箱,一则好奇风箱“啪哒啪哒”清脆悦耳的声响;二则能吃上灶堂里烤得焦黄的玉米面馍。每当拉动风箱杆时,厨房里便弥漫了炊烟和温馨生活的气息。可有一样,风箱使用的久了,风力就会减弱,只听风箱响,不见炉火旺。这是因为风箱活塞板镶嵌着鸡毛或麻纸,经过长时间磨损而脱落,密闭不严实漏风所致。所以需要经常修理,由此产生了一个行当“勒风箱匠”。勒风箱最好用公鸡的羽毛,光滑轻巧耐用风力大。而使用麻纸则涩腻沉重,且花费多。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鸡毛取之不尽,也不用额外花钱,所以乡下人家一般都使用鸡毛勒风箱。
记得小时候,乡下时常有匠人挑着担儿走街串巷叫喊“勒风闬(han)”。我家的风箱不好用了,婆就招呼匠人“勒风闬”。鸡毛是家里平日里积攒的,红的黄的黑的白的装了一大布袋。匠人将风箱搬到院子里,拽开风箱插板,退去拉杆,取出活塞板,上面的鸡毛早已磨损的光秃秃了。匠人不紧不慢地除去旧鸡毛,将活塞板凹槽清除干净,开始重新勒风箱。匠人把捋好的一撮鸡毛用细麻绳捆绑压入凹槽,再用勾针把细麻绳头穿入凹槽两边的小孔使劲勒紧,然后继续如法依次勒制,这个过程细致而漫长。微风舞动着鸡毛,匠人身上头上便飘零了毛茸茸的羽。勒风箱看似简单,其实这功夫全在鸡毛薄厚和勒制的技巧上。鸡毛厚了拉风箱吃力,鸡毛薄了跑风漏气,勒制不结实时鸡毛则会脱落。因此需掌握好活塞板与箱板的间隙,鸡毛薄厚要恰到好处,勒制过程要耐心细致,这就全凭匠人的经验和眼力了。约半晌午的功夫,活塞板凹槽渐渐地勒满一圈鸡毛。匠人将活塞板重新装进箱体,插上盖板,拉动风箱杆,风力明显比以前大多了。但新修好的风箱有些涩腻,我弓着腰双手拉拽都很费力。
风箱凸显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凝结着中国灶文化和冶炼文化的悠久历史。随着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等新式炊具进入家庭,传承了数千年的风箱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昔日农村司空见惯的“勒风箱匠”,也已渐渐远去……(2016.07.18写于北京莲花池畔)
注:渭南青年网曾荣获最具影响力头条号,本网宗旨“青年有所呼,我们有所应,做有态度的政务新媒体”,欢迎关注、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