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图片,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19 21:37:58

一说起老鼠,吃够老鼠苦楚,却奈何不得它的人们就会恨的咬牙。对这些獐头鼠目的家伙,大有人人得而诛之的愤慨,自然是必欲除之而后快。小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替鼠辈抱不平,难免会成为进了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了。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老鼠都遭人恨,世上老鼠千千万,总有一个两个可爱的,比如说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这只《义鼠》。

众所周知,蒲松龄《聊斋志异》写的虽然是花妖狐魅、这精那怪的东东,其实说的还是人世间的事情。《义鼠》是《聊斋志异》中颇具特色的一篇,读了这篇短文的第一感觉,大约惟有“震撼”二字了。

原文如下:

杨天一言:见二鼠出,其一为蛇所吞;其一瞪目如椒,意似甚狠怒,然遥望不敢前。蛇果腹蜿蜒入穴,方将过半,鼠奔来力嚼其尾,蛇怒,退身出。鼠故便捷,歘然遁去,蛇追不及而返。 及入穴,鼠又来嚼如前状。蛇入则来,蛇出则往,如是者久。蛇出,吐死鼠于地上。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

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

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图片,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1)

短短数十个字,一只聪明、仗义、机智、仁慈、栩栩如生的小老鼠跃然纸间,这样的老鼠,岂不是比人还要强上几分?

蒲松龄称之为义鼠,开宗明义告诉世人鼠辈也有义字当先者。

首先,这是一只机警的老鼠,当看到同伴惨死于蛇口的时候,它并没有抱头鼠窜,反而表现出了物伤其类的愤怒,“瞪目如椒,意似甚狠怒”。

然而愤怒并没有令它失去理智,它表现的很冷静,“遥望不敢前”。不敢前,并非它贪生怕死,而是无谓的牺牲太不值得。蛇有碾压老鼠的实力,直接对抗下场只能是步同伴后尘,它想要帮同伴,能做的只有等待机会。

果然,蛇基本上无视了这只小老鼠的存在,在吞食了一只老鼠后,旁若无鼠的打道回府了。

当蛇的身体爬入洞穴一半的时候,谋定而后动的老鼠果断出手了,“奔来力嚼其尾”。

老鼠的牙无坚不摧,蛇被咬后痛楚难当,很快又从洞穴中退了出来。就在蛇的身子将出未出时,一招得手的老鼠并不恋战,而是“歘然遁去”。

蛇追赶不及,只有徒唤奈何。当它再次进洞时,老鼠去而复返,不断*扰蛇。“蛇入则来,蛇出则往”,老鼠的一番举止,居然与“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兵法暗合。老鼠身子轻灵,进退自如,而蛇首尾不能相顾,几次下来已经是疲于奔命。

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图片,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2)

就这样发展下去,蛇迟早会死于老鼠的尖牙利齿下。最终,蛇迫不得已认输,“吐死鼠于地上”。

“鼠来嗅之,啾啾如悼息,衔之而去。”老鼠达到目的后,并没有继续纠缠蛇,而是衔了同伴的尸体后选择了离开。虽然蒲松龄没有交代结局如何,但我们也可以忖度,老鼠在将同伴尸体夺回后,一定会入土为安的。

综观这只小老鼠在与蛇的斗争中,不是一味的蛮干,而是表现的有勇有谋,智勇双全,最终令强大的对手不得不服输。

在追名逐利的当今社会,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可谓绞尽脑汁、机关算尽、不择手段。莫说是雪中送炭,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也懒得去做。

当意外发生时,冷眼旁观、幸灾乐祸者还算是厚道人,见义勇为、挺身而出者则被视为“傻瓜”,甚至还会有一类人不忘落井下石、浑水摸鱼、趁火打劫。只要是事不关己,就冷漠无视,各扫门前雪了事。倘若真的有事了,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趋利避害本是人之常情,但这样丑陋的人性,远不及蒲松龄笔下的《义鼠》了。

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图片,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3)

仅凭不畏艰险的勇气和与强敌周旋的智慧,这只有情有义的老鼠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希望鼠年中,这样的义鼠再多一些。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