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费的拼音,消费的拼音怎么写的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09:07:51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注释】① 经:经过,经历,考察;袁珂在《山海经校注》中指出,《山海经》的“经”字,当初原本是经历的意思,后来才有了经典的内涵。郝懿行云:「經言禹所經過也。」珂案:郝說是也。【翻译】大禹说:天下的名山,经过五千三百七十座山,六万四千五十里,(这些山)分布在东西南北中的各方)。言其"五臧[zàng]",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注释】①五臧[zàng]:五藏山经,意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的山川里蕴藏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考察记录。郝懿行云:「藏,古字作臧,才浪切;漢書云,山海天地之臧,故此經稱五臧。」②盖:连词,表示原因。【翻译】记载这些山到《五臧山经》中,因为其余小山很多,不值得记述)。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注释】① 出水之山者八千里:珂案:劉昭注郡國志引此經作三千六百九,無十字;又上句作出水者八千里,無之山二字。管子地數篇同。【翻译】天地之间,从东到西二万八千里,自南向北二万六千里,江河发源的山有八千里,江河流经的山有八千里,出产铜矿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产铁矿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shā]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注释】① 分壤:划分土地。② 树:种植,栽培。谷:这里泛指农作物。③ 刀铩[shā]:刀币,刀形货币。珂案:管子地數篇作刀幣。④ 能者有余,拙者不足:珂案:劉昭注郡國志作儉則有餘,奢則不足。【翻译】这些山水是天地授予人划分疆土、种植五谷的地方,是戈矛兵器原料的出产地,是货币材料的来源地,(因而)能力强的人富足有余,能力差的人贫困不足)。封于太山,禅[shàn]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注释】① 封:祭天的礼仪,其仪式特征是象征性地增加天的高度。帝王筑坛祭天,报天之功: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 ②太山:泰山。③ 禅[shàn]:帝王的祭地之礼,报地之德: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其仪式特征是象征性地增加地的厚度。《康熙字典》:“《韵会》筑土曰封,除地<注 -- 除地:扫地。>曰禅。古者天子巡守,至於四岳,则封泰山而祭天,禅小山而祭山川。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是也。齐桓公欲封泰山,管仲设辞拒之,谓非有符瑞,不可封禅。至秦始皇惑於神仙之说,欲祷祠以求长生,遂以封禅为异典。项氏曰:除地为墠[shàn],後改曰禅,神之矣。”④ 梁父:又名梁甫,亦即梁父山,属于山东省新泰境内的徂[cú]徕[lái]山之东的余脉,山势险峻,难以攀登,孔子曾以登梁父山来比喻推行仁道的艰难,东汉学者张衡亦以“梁父艰”来比喻仕途险恶;后世所说梁父山,又名映佛山,系位于徂徕山之南的隋梁父旧城北面的一座小山。⑤ 七十二家:相传上古有七十二个帝王在泰山举行过封禅活动。郭璞云:「管子地數云:『封禪之王,七十二家也。』珂案:此為管仲對齊桓公之言,非禹言也。 ⑥ 数[shù]:命运,天命。 ⑦ 禹曰:畢沅云:「自此天地之分壤樹穀者已下,當是周秦人釋語,舊本亂入經文。」郝懿行云:「今案自禹曰已下,蓋皆周人相傳舊語,故管子援入地數篇,而校書者附著五臧山經之末。」⑧ 国用:国家的费用或经费。《禮記.王制》:「冢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miǎo]<注 -- 杪: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翻译】(国君)在泰山筑坛祭天,在梁父山除地祭地,(这样的君王)有七十二家,(他们)成败得失的运数,都在这土地上产生得谷物、战争、贸易变化中流转,这些土地出产的资源就是国家消费的费用)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注释】① 右:以上的意思。② 大凡:总计;共计。【翻译】以上是《五臧山经》五篇,总计一万五千五百零三个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