煦字白话怎么读,煦字广州话怎么读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0 09:36:21

语言中的词汇又是社会现实最直接的反映。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它的意义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如“履”这个词,在战国以前是践踩的意思,不指鞋子。鞋子在当时称“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诗·魏风·葛屦》)“履”和“屦”分得很清楚。在《易经》、《诗经》、“三礼”(《礼记》、《仪礼》、《周礼》)、《左传》、《孟子》等书中,都没有例外。从战国时代开始,“履”才逐渐由动词转为名词,取代“屦”的地位。

“字”这个词,在春秋战国时期,没有“文字”的意义。而是指生育、抚养孩子。如: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易·屯》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

——《左传·昭公十一年》

上例中“女子贞不字”是说“女子久不生育”;“使字敬叔”是说“让她抚养敬叔”。都不作“文字”解。大约从秦始皇时代开始,“字”才用来指文字,到了汉代“文字”就成了“字”的常用义,如“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还举过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指出“寺”这个词的意义,曾随时代不同,变化三次:秦代以前,“寺”是“侍”的意思。《诗经》、《左传》都有“寺人”之称,指的就是侍候的奴仆、宦官;秦以后,用来指官府。先是指中央机构,如太常寺、大理寺等。后来县以上的政府机构所在的房舍都可称“寺”,如“父为县吏,得罪于令,将收*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后汉书·乐恢传》)这里的“寺门”即县衙门。自魏晋开始,“寺”才变为寺庙的专称。如:“至晋永嘉,惟有寺四十二所。”(《洛阳伽蓝记·序例》)这里的“寺”,就是指僧尼住的寺庙。据顾炎武考证,“寺”的词义由“侍”变为“官舍”之称,是由于“秦以宦者任外廷之职”故“官舍通谓之寺”[26]。而由“官舍”变为寺庙之称,南宋叶梦得认为“汉以来九卿官府皆名曰寺,鸿胪其一也。本以待四裔宾客。明帝时摩腾竺法兰,自西域以白马负经至,舍于鸿胪寺。既死,尸不坏,因留寺中。后遂以为浮屠之居。即洛中白马寺也。僧居称寺本此”[27]。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词义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现实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再如“仅”这个词,词义的发展变化还有一段曲折的过程。在先秦两汉时期,是极言数量之少,或指情况限于某个较低的限度,如: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战国策·齐策》

但在自六朝至唐宋这一时期内,“仅”却是极言数量之多,或指情况达到某种较高的程度。有“将近”、“几乎”等意思。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这里的“仅万人”,不是说只有一万人,而是说将近万人,表数量之多,以说明张巡超人的记忆力。

因作力推去其碑,仅倾陊者再三。

——罗隐《说石烈士》

“仅倾陊(堕)”就是“几乎倾倒”的意思。

到了唐宋以后,“仅”又仍然用来极言数量之少。如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了解古文中的词,在不同的时代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对于确切理解古文是很有必要的。正如明代学者杨慎所说的,“凡观一代之书,须晓一代之语”[28]。譬如,知道“仅”这个词意义的变化。读到《韩非子·内储说上》“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我们可以根据《韩非子》是先秦作品,断定这里的“仅”是“只”的意思。而白居易《昭国闲居》“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是唐代作品,那么后一句就应解为“几乎绝人行迹”了。又如,我们了解了“信”的“书信”义是中唐才开始有的。魏晋以来,“信”作名词多指“使者”。那么读到《世说新语·文学》“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古乐府“有信数寄书,无信心相忆”,就不会把其中的“信”误解为“书信”了。

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由文言变为白话,意义存在差别的词更为常见。如“揭”这个词,在白话中是指把盖合或粘合着的东西分开。但在文言中却是“高举”的意思,如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因而,不能把成语“昭然若揭”解为“明白得好像把遮盖着的东西揭开一般”。

又如“僵”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是僵硬的意思,但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倒仆”的意思。“详僵而弃酒”(《史记·苏秦列传》),“详僵”就是假装倒下。“今大石自立,僵柳复起,非人力所为”(《汉书·眭弘传》),“僵柳”即枯倒在地的柳树。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是说百足虫由于脚多,死了也不至于趴下。

汉语中还有不少词,古今词义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

如“暂”这个词,古今都有短暂的意思。但在现代汉语中,“暂”可作“暂时”讲,古文中没有;而古文中,“暂”可表示“突然”这个意思,又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暂腾”即“突然跃起”。白居易《琵琶行》:“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明”就是“突然清亮”。

再以“骤”这个词为例。“骤”,古今都有急速的意思。但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骤然”、“突然”讲,而在古代汉语中,则主要用来表示“屡次”。如“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吕氏春秋·适威》)“骤战骤胜”就是“屡战屡胜”。“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楚辞·九歌·湘夫人》)“骤得”即多次得到。“骤”作“屡次”讲,是古文中的常用义。段玉裁也说:“今之‘骤’为暴疾之词,古则为屡然之词。凡《左传》、《国语》言‘骤’者,皆与‘屡’同义。”[29]

汉语中有些常用词,虽然基本意义古今相同,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客观事物本身的变化,词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古今并不完全一致。

如“烛”这个词,在先秦时期就有了。跟现代一样,“烛”也是用来照明的,但却不是后代的蜡烛,而是用荆条或麻苇做的火把。因而,必须有专人拿着,如“童子隅坐而执烛”(《礼记·檀弓》)。

“坐”这个词,古今基本意义也相同。但“坐”的姿势却大不一样。古代的坐,相当于现代的跪。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这种姿势又叫“安坐”;如果腰部伸直,臀部离开脚跟,叫“长跪”,又叫“危坐”,是一种恭敬、严肃的表示。成语“正襟危坐”就是这个意思[30]。知道古人“坐”的姿势,读到《三国志·管宁传注》管宁常坐一木榻,时间长了“其榻上当膝处皆穿”,就不会有疑问了。我们今天的“坐”,臀部着地,两脚前伸,古代叫“箕踞”,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姿势。

又如“步”这个词,古今都经常用来指脚跨出去的距离。但今人以一脚不动,一脚前跨的距离为一步,古人称“一举足为跬,再举足为步”。也就是说,两脚先后向前跨一次,合起来的距离叫一步。可见,今人所说的“步”,是古人说的“跬”;古人说的“步”,等于现代的两步。《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这里的“十步”,就是现代的二十步。

汉语中的双音词,古今词义有差别的,也不少见。如“土壤”这个词,现代汉语中指泥土。但在古文中却常用来指乡里。例如:

我与穉季,幸同土壤。

——《汉书·孙宝传》

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后汉书·光武帝纪》

又如“感激”一词,今义是“因对方的好意而对他产生好感”。但在古文中却是因受到感触而振奋起来的意思。例如:

又云“相国已率三十万众而行讨(锺)会”,欲以称张形势,感激众心。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昔长安市侩有刘仲始者,一为市吏所辱,乃感激,蹋其尺折之。遂行学问,经明行修,流名海内。

——《三国志·魏书·裴潜传注》

“感激众心”不是感谢众人心意,而是指使军心受感触而振奋起来。后一例,说刘仲始受辱后“乃感激”,更可以明显看出与今义的差别。“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的“感激”,也应这样理解。

有些双音词,古今词义的差别,表现在词的感情色彩和褒贬义方面。如称人为“爪牙”,用的是词的比喻义。这在《诗经》里就出现了。现代汉语中也是常用词。但现代专指坏人的党羽,带有鲜明的贬义。而古文中却是亲信武臣、得力辅佐的意思,不仅没有贬义,还有褒义。例如:

上报曰:“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

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

懂得这个差别,我们可以发现,杜甫《壮游》“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陆梁”,其中的“爪牙”,也应指与“胡兵”相对的唐王朝将领,不是指敌人爪牙。解为“击其爪牙,可惜一击不中”是错误的。

再如“猖狂”这个词,现代汉语中也带有浓厚的贬义。古文中却并不如此。例如:

当此之时,万民猖狂,不知西东。含哺而游,鼓腹而熙。

——《淮南子·俶真训》

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

——《吴越春秋》卷三

这里的“猖狂”,大体上是昏痴乱跑的意思,并不带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作“狂妄而放肆”讲,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

不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是我们今天不能顺利读懂古书,甚至误解古书的重要原因。例如,有人把《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高后儿子畜之”这句话,解为“吕氏将朱虚侯刘章像儿子似的看待”。把《史记》中的“儿子”径直译为现代汉语的“儿子”。这就是不明古今词义差别所造成的误解。刘章是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刘邦的孙子。论辈份,也是吕后的孙子。吕后把孙子当儿子看待,抬高他的辈份,岂不是重视他了吗?但从上下文意看,吕后实际上是轻视这个年仅二十岁的青年的。可见,这里的“儿子”显然不等于现代汉语的“儿子”。原来,古文中的“儿子”一词,是“小孩子”的意思。如:

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

——《庄子·庚桑楚》

这些例子中的“儿子”,都只能作小孩子理解。

谈到古今词义的差别,还必须指出,古代汉语中有一些词,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但意思却不等于这些词的意义相加。它是流行于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的熟语。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也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如在先秦两汉时期古文中,常见“家人”这一说法。意思却不是家里的人。例如:

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逃之,舍于家人,家人藏其皮冠。

——《韩非子·说林》

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

——《盐铁论·崇礼》

这些例子中的“家人”,都是“平民百姓”的意思。“惠帝与齐王燕饮,亢礼如家人”,(《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也是说彼此以平等礼节相待,像平民百姓一样(不分君臣)。有人译为“彼此平等,像一家人一样”。是不知道“家人”为当时熟语的误解。

又如“不能”连用,在古文中也经常出现。但却不是“不能够”的意思,而是表示数量的不足、不满。正如杨树达所说的“古人凡云不至某数曰不能”[31]。例如: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燕策》

“不能期年”即“不满一周年”。

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

——《史记·淮南王列传》

“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

有时又写作“未能”。“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汉书·霍光传》)“未能十日”即“不到十天”。

以上诸例中的“不能”,常被人理解为“不能达到”,虽然大意相近,但却犯了增字解经的毛病。“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能。千里袭我,亦已罢矣!”(《汉书·韩彭英卢吴传》)“其实不能”,即“其实不足”,指韩信军号数万,事实上不足此数。王先谦不明“不能”的含义,误以为当在“不”字下断句,“能”字属下[32]。

对词义的时代差别,我们读古书时特别要留意。由于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善的《汉语大词典》,要掌握这些差别是有一定困难的。必须在阅读实践中,参考工具书,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进行分析、比较。

【注释】

[1]事见《战国策·齐策》。

[2]见王念孙《读书杂志》卷七。

[3]《颜氏家训·书证》。

[4]《礼记·曲礼》疏。

[5]《汉书·高后纪》注。

[6]见《少室山房笔丛》。

[7]见《义府》。

[8]参见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七下。

[9]唐兰《中国文字学》第二七页。

[10]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一“通说”上。

[11]符定一《联绵字典·凡例》。

[12]见《辞通》自序。

[13]《读书杂志》卷十六“余论”。

[14]《广雅疏证》卷六。

[15]《广雅疏证》卷六。

[16]姚维锐《古书疑义举例增补》引陈立说。

[17]龚自珍《最录段先生定本许氏说文》引段玉裁语。

[18]杨树达《高等国文法》第16页。

[19]《说文解字注》“祝”字条。

[20]见《尚书正义·盘庚》疏。

[21]见元李冶《敬斋古今黈拾遗》卷一。

[22]参见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二、赵翼《陔余丛考》卷廿二、钱锺书《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

[23]见《古书疑义举例续补》第二十三、《汉书窥管》卷四。

[24]见《古书疑义举例续补》第二十三、《汉书窥管》卷四。

[25]江沅《说文解字注后序》。

[26]见《日知录》卷二十八。

[27]见《石林燕语》卷八。

[28]见《俗言》卷一。

[29]《说文解字注》十上“骤”字条。

[30]见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诂下》。

[31]《汉书窥管》卷四。

[32]见《汉书补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