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简化是个从古至今都在进行的必然过程,所以,看到古人写出了简体字,可千万不要觉得遇上了假古人!比如宋徽宗赵佶御书的《神霄玉清万寿宫诏》中的“无”字,就没有写成所谓繁体字形。
话虽如此,在汉字的简化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不科学的问题,批评者们常以歪诗“亲不见,爱无心,产不生,厰空空,面无麦,运无车,导无道,儿无首,飞单翼,涌无力,有云无雨,开関无门,乡里无郎,圣不能听也不能说,买成钩刀下有人头,轮成人下有匕首,进不是越来越佳而往井里走,可魔仍是魔”加以讽刺,这当然是求全责备!事实上,大部分的简体字都没什么问题,不少简体字的来源也是古已有之的俗字,如身体的“体”,体为人本,比之繁体,更浅显易懂,那么汉字简化时出的问题又是些啥?
不少批评者认为,部分汉字的简化破坏了汉字原本的构字系统,汉字构资的“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来说汉字的字体结构中包含声音和意义,但如欢、观(歡、觀)的简化,笔画数是少了,同时也失去了形声意义,只能搞不读音从哪来的。又如胡、须、发、髯、髭、髦本有共通部首标-髟(代表毛发),由于简化不一致,原本指同类事物的字却成了不同类。还存在着同一偏旁部首,在某些字中简化在某些字中又不简化的情况,比如大脑的脑(腦),烦恼的恼(惱)简化了,但玛瑙的瑙却没有简化,无形中增加了学习难度。
除破坏汉字原有的部分系统外,汉字简化中也构建了错误的系统,比如头、买、卖、实,如果对繁体没概念的话,会纳闷为什么买(買)、卖(賣)、实(實)底下是个“头”,然而底下是作为货币的贝壳买卖与交易有关,而“实“(實)底下的“贯”指货物,《说文解字注》中谓“以货物充于屋下是为实(實)”。单纯以“简体”环境来学习的话,这些字则让人难以理解,只能死记硬背!
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曾说:“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能混淆”,汉字简化中部分字是以简单字取代原有的复杂字,减少笔划兼并文字,减少字数,目的是降低学习门槛,但这样却造成“一简多繁”,不少简体字混淆了多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含义,甚至与之对应的繁体字除读音一样以外,完全不同,堪称现代通假字。
此外,还有部分汉字部件简化的很粗暴,破坏了汉字本身的内涵信息,扰乱了汉字体系,典型的如“又”字,在邓、对、鸡、叹、艰等汉字中承担着音译不同的若干种构件职能,混淆了原本构件示源、表义、表音的功能,而被“又”替代下来的原有构件又无法从构字系统中彻底消除。对单字来说确实简化了,但对整个汉子体系来说则显得化简为繁。
这告诉我们汉字简化应该更加审慎、更科学地进行,同时也说明了繁体真是个深坑,越往深扒越复杂,所以简化之后真的就回不去了!
【本文由“大象真白研究所”发布,2020年0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