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拼音:chǔ),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去到一林木茂盛丛生之地,引伸指丛生的树木或灌木,又特指一种枝条坚韧的落叶小灌木牡荆,再引申指打人用的荆条,又引申指痛苦。又特指华夏南方之诸侯国周代的楚国。
荆楚常联称,而实际上楚与荆字有含义相似之处(参见荆字注解),都有南方刑罚之义。
要搞清楚“楚”字意象,我们还是从字源考察开始,见下图:
来自百度百科
原来楚字是由足在林中构成的,足表示向某处目的地前进或在某处活动,而林字代表树木多,于是楚字字象就有向着茂盛的树林中的一处目的地前进的意象,也可以有在一处四周有茂密的树林的地方活动的意象。
楚字的木,除了看作生长中的树木外,还可代表另一类意义。木字是坎卦字符,坎有尖锐的刺的意义,双木就表示有大片的带刺的植物,于是楚字就含有一个人在周围充满荆棘的环境中艰难地前进,或无法前进的意象。
周围都是荆棘的地方,现代人就能联想到带铁丝网的监狱,所以楚字有人关在监狱中的意义。此意义是属于离卦意象范畴的。离,南方也,故楚国位于中原王朝之正南。
楚字的含义如下:
【楚[chǔ]
(1)泛指丛莽。
(2)木名。又名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坚劲,可做杖。
(3)古代的刑杖或督责生徒的小杖。
(4)拷打。
(5)痛苦。
(6)酸痛、疼痛。
(7)齐整;清晰。
(8)鲜艳,华丽。
(9)伧俗,粗俗。
(10)谓粗糙。参见“楚鞋”、“楚服”。
(11)丛生。参见“楚木”。
(12)古国名。芈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为五霸七雄之一。战国末,渐弱,屡败于秦,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又迁寿春(今安徽寿县)。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参阅《史记·楚世家》。
(13)古国名。秦楚之际,自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至汉六年(公元前201年),八年之间,先陈胜起兵于蕲,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
楚字上述第1项含义通称“丛莽”来源于楚字人在丛林中行走的意象。
第2项含义牡荆则来源于“丛莽”意义的特指。
第3至第6项含义则是牡荆意义的进一步引伸,因古代刑罚的鞭刑是用荆条做鞭子的。
第7项含义清䀿之义则来源于以下的历史:处于秦、楚等大国兼并中的小国如随国等人学舌于秦楚的话语,话说得不秦不楚,到最后秦统一,清除楚人的影响,叫“清楚”。
第8项含义鲜艳则来源于楚字离卦意象,离为鲜艳、华丽。
第9、10、11项含义则与楚字的人生活行动于丛林荒野之意象有关。
周代诸侯国名楚,源于华夏九州之荆州。荆为受刑之地为流放拘押之地,与楚字字义一致,故都城位于荆州之地的诸侯国名楚。
楚字人在树林荆棘丛中前进的意象,正面意义就有披荆斩棘奋勇开拓前进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