鲇和鲶的区别,仔鲶和大口鲶是怎么分别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1 11:40:14

鲇鱼并不名贵,但汉唐已见其名,韩愈有“钩登大鲇”句。近世声名更著:挪威渔民发现在捕获的沙丁鱼群里放入鲇鱼,沙丁鱼见到鲇鱼就四处逃窜,于是生命力增强,成活率大大提高。后来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鲇鱼效应”,现代一些先进的监管体系也被名为鲇鱼监管体系。鲇nián鱼之称,因浑身黏滑而名。明杨慎《异鱼图赞》:“名曰鲇,黏滑是因。”《本草纲目》也说:“鲇,黏也。”

《清稗类钞》有关于鲇鱼的介绍:“鲇,俗称鲶鱼,体圆长,头大尾扁,无鳞,多黏质,口曲而阔,两颚生细齿,有须,背苍黑色,腹白,长尺余。产于淡水。”

韩愈“钩登大鲇”句出自《祭河南张员外文》:“避风太湖…钩登大鲇”。

鲇鱼,旧也作“鲶鱼”。2013年公布实施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确定“鲇”为规范字,而其异体“鲶”未收入。此后,将“鲇鱼”写作“鲶鱼”就是不规范的了。将“鲇鱼”写作“鲶鱼”曾被列为“2019年十大语文差错”之一。

鲇和鲶的区别,仔鲶和大口鲶是怎么分别(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