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事如神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1 21:34:34

你就是照着《三国演义》打仗

在红军早期,*指挥打仗很厉害,这是出了名的,但是也有人对此不满,比如在遵义会议前,就有人对*的军事战略提出质疑。

1935年1月15日,在遵义会议上,凯丰等公然指责*,他说:“你懂什么马列主义吗?你打仗无非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

这个话一说,大家就愣住了,*说:“你读过《孙子兵法》没有?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章吗?”一句话把这个同志说得哑口无言。

但是话又说回来,*究竟有没有靠着《三国演义》打仗呢?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专门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

当时党内的很多同志,说我打仗不高明,是照着两本书打的,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实,打仗的事情怎么能照着本本去打呢?那时候,这两本书,我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另一本《孙子兵法》我没有看过,那个同志非说我看过,我问他《孙子兵法》有几章?第一篇题目是啥?他答不上来。实际上,我自己也没怎么看过,这倒逼着我去看了《孙子兵法》,看了一遍又一遍。

从*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并没有照着书本打仗,这是他自己说的,而是他汲取了兵书的精髓,比如诸葛亮的兵家战略,然后用于实践。当然,从《三国演义》中获得的战争启发为什么就不能用于革命实践呢?

料事如神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5)

图 | *

在延安期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人类的社会虽然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但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推动历史前进。

尽管这是*对作家说的话,但也不难发现,*超高的战略眼光,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大概是1385年出生,写早在公元220年的三国故事,不单单是根据《三国志》,当然也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把书中的精髓运用于实践,这就相当了不起了。

那么,*从诸葛亮身上都学到了什么呢?我们举三个例子。

料事如神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6)

第一,*善于预见

我们说的善于预见,并不是未卜先知,而是通过事情的发展,可以洞察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认为,《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锦囊妙计”在于判断事物很准,不是未卜先知,当时,诸葛亮料定刘备有当做新郎的优越条件,而且吴国爱面子,最后设下了“让随军大造招亲”的舆论,促使吴国怪罪孙权,最后两家成亲。

此后,刘备夫妇感情缠绵,正在度蜜月期间,诸葛亮又设下了在大年初一之前用曹操南侵的谎言骗刘备返回荆州。诸葛亮料定刘备离开吴国后,孙权和周瑜必有追兵,然后设下了在危难时期让孙尚香用夫妻感情的办法,致使吴国退兵。

从诸葛亮的身上,*同样学会了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红军时期,也有人常常说*是“预见大师”。*谦虚地说:“有了学问,就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东西,没有学问,就如同在暗沟里走路,啥也摸索不到。”

1916年,正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的*24岁,当他得知日俄签订侵犯中国主权的密约后,他和萧子升说,一定要认真对待对付日本的侵略。*在给萧子升的信中写道: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

此后卢沟桥事变,恰好就印证了*24岁的预言。

料事如神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7)

再比如,1934年12月,遭遇湘江血战后的红军,来到了湖南的通道县,博古和李德召开了有*和*等人参加的会议,当时部队里已经有很多人对李德和博古不满,纷纷提出更换领导的请求。

当时博古提出,要红军去湘西与贺龙会合,但是*不同意,他说应该从敌人重兵阻拦红军主力北上这一情况出发,应该西进,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进军。

一直到18日的黎平会议,博古依然坚持北上,*仍然不同意,因为*已经预料到了,如果再坚持他们的意见,我们的家底就彻底打完了。最后,*力挺*,这才接受了*的意见,向贵州挺进。

最后,果然不出*所料,蒋介石令“剿匪”总司令何键在洪江松桃等地集结20万大军,企图将湘江血战后的红军一网打尽,而在贵州,敌人没有做任何的防御,红军强渡乌江天险后,于1935年1月7日到达遵义城下。

按照*的部署,红军伪装成敌人敲门,敌人果然把红军当成自己人开了门,遵义就这样简简单单被攻克,*料事如神的军事战略,让大家对*彻底服气,尤其是博古等人。

料事如神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的成语故事(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