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祖先来源于哪里,客家人的祖先从哪里迁居过来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2 06:05:27

梦里不知身是客

近代以来,客家人的分布区域进一步扩散。

太平天国乱世以后,出于躲避战乱和获取财富的目的,客家人既有主动下南洋淘金的,也有被动以“卖猪仔”、“契约劳工”等形式被贩卖至东南亚、南亚甚至北美,命运多舛,令人叹息。但是客家人始终以勤劳节俭、刻苦自强的品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寻找生机。

客家人的祖先来源于哪里,客家人的祖先从哪里迁居过来(13)

近代又碰到动乱时局,但这也不是第一次启程了。(太平天国是一个擅长运动的军政集团,并非同一时期占据这么大范围)

1930年,中山大学古直教授发表了一篇可称之为客家研究开山之作的《客家对》。在这篇文章中,他对客家人的性格就作了很精辟的论述:“今以播迁之旅,迫处五岭间,犹不屈已从人,维冀式彀似我。屈强介立,自画鸿沟,永永年年,长皆客名。”

就像客家乐队九连真人在《莫欺少年穷》的歌词一样,“求神冇用,民古兼炯,捱阿民,定会出人头地,日进斗金!”。

屈强介立,不信神、不信命,只信自己的双手,客家人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大山里的哲学相结合,造就了自己的传说。

另一方面,客家人崇尚和重视文化教育的风气也是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山区条件艰苦,但客家人绝不放弃读书。与广府人、潮汕人重商的习俗不同,客家方言里有“不读诗书,有目无珠”的谚语。为了保障后代子孙有书念,宗族长辈常把办私塾当成一件大事,规定祖偿田中拨出一笔稻谷支付私塾先生的教书薪金,哪个宗族发现有读书冒尖的子弟,全族人还会自动出钱送他上学。

客家人的祖先来源于哪里,客家人的祖先从哪里迁居过来(14)

建筑功能上可能是防御要塞,然而其社会学实质是一个自治自理的小型社区,并以集中力量的组织能力弥补规模的不足。(图片来自:强七少 / 图虫创意)

由于重视教育、读书成风,客家人在历史上涌现了不少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的杰出人物。从清末至1985年,仅梅县一地,出国留学获博十学位有73 人,出任国内外教授者155人、副教授者141人,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留洋经历最扎实的群体。

建国后他们仍然在延续这个传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广东有21人,梅州地区就有10人。而到了目前,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梅州籍的更有20多位。

客家涌现出如此众多的精英人物,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来源: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那日苏

制图:孙绿

校对:居伟强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