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道理,纸上谈兵的内容与道理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2 21:46:22

在这场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中,赵军前后死亡四十五万人,作为战胜一方的秦军也死者过半。

冯亭也同赵军一起战死于长平

尾声:

后来,秦将白起得罪了秦昭王,秦王派使者赐给他一把剑,让他自*。

白起拿着剑,仰天长叹道:“我有什么罪过,竟落得这个结果?”

过了良久,他说:“我实在该死,长平之战,赵国士兵投降的有几十万人,我用欺诈之术把他们全都活埋了,这足够死罪了。”

随即自刎而死。

纸上谈兵的道理,纸上谈兵的内容与道理(17)

建议学习方法:

先看一遍讲解,然后每天把原文读三遍,一共读七天

原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①天下莫②能当③。尝④与其父奢⑤言兵事,奢不能难(nàn)⑥,然不谓⑦善。括母问奢其故⑧,奢曰:“兵,死地⑨也,而括易言之。使⑩赵不将⑪括即已⑫,若必⑬将之,破⑭赵军者必括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

① 以:认为,以为。

② 莫:没有谁。

③ 当:抵敌。

④ 尝:曾经。

⑤ 奢:赵括的父亲,赵将马服君赵奢。

⑥ 难(nàn):驳难,反驳。“不能难”的意思是不能驳倒。

⑦ 谓:说。

⑧ 故:原因。

⑨ 死地:危险的境地。

⑩ 使:如果。

⑪ 将括:让赵括为将,“将”是使动用法。

⑫ 即已:那就罢了。“即”通“则”,那就。“已”,罢了。

⑬ 必:一定。

⑭ 破:打败,攻破。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以为天下没人能敌得过他。

“以”“以为”的意思,“莫”表示“没有人”

“莫”字表示否定既可以是副词,相当于“不”,比如“一筹莫展”

也可以像这里一样作代词,表示“没有人,没有什么”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nàn),然不谓善。

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用兵之事,赵奢也难不倒他,可是并不说他好。

“尝”“曾经”的意思,“奢”就是赵括的父亲赵奢。

“难”四声nàn,意思是“驳倒,反驳”“谓”“说”的意思。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关乎生死的事,然而他却把这事说得那么容易。”

“故”“原因”的意思,“死地”表示“危险的境地”

“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如果赵国不用赵括为将也就罢了,要是一定让他为将,使赵军失败的一定就是他呀。

“使”“如果”的意思。

注意这个“将”字,这是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指称的人或事物。

这里“将”就表示“让……为将”“将括”的意思就是“让赵括为将”

“必”“一定”的意思,“破”“打败,攻破”意思。

刚才我们一起读完了这段文言文,下面这些知识点大家掌握了吗?

① 当“难”作为动词的时候读什么读音?是什么意思?

② 什么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将”字的使动用法是什么意思?

写在最后:

其实,关于赵括的“纸上谈兵”,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比如有人说,纸是东汉才由蔡伦发明的,战国时候的赵括怎么能“纸上谈兵”?

要谈兵也是“简上谈兵”嘛!

还有人说,当时赵国的国力远远不如秦国,像廉颇一样跟秦国打持久战,先被耗死的一定是赵国自己。

所以赵括主动出击、速战速决的战略才是对的。

我欣赏赵括的胆略和勇气,但是无论如何,他还是失败了,而这个失败的代价是巨大的。

这段历史让我感到:

人生天地间,应该尽量把自己磨练成才。

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历史的重担什么时候会落在自己的肩上。

文言文学习相关文章:

关于文言文学习,孩子应该知道的第一件事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学文言文?

一篇文章讲清楚文言文的“背诵”问题

给孩子讲解文言文的三个小窍门

适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文言文书目推荐

文章图片:采集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图片作者所有,侵删。

纸上谈兵的道理,纸上谈兵的内容与道理(18)

上一页12345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