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与三国哪个朝代早,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个年代早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2 22:18:33

《红楼梦》前十回“回目”,名字起的非常工整。

而《西游记》,则是“长的长,短的短”。从形式上看,是最差的。前八回还比较工整,都是“七子”对仗句,但越往后写,越感觉到作者的“力不从心”。最多的回目名,是“八字”对仗句,最少的如《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只有“四个字”,另外还有“五个字”的,如《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六个字”的也有,如《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水浒传与三国哪个朝代早,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个年代早(9)

这里,我们不禁有个疑问,《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晚期,比《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晚了两百年,按说回目的名字应该起得更好才对呀!为什么起的还不如前人呢?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恰恰是因为,《西游记》才是最早有“回目数”和“对仗”句式的章回体小说。

在四大名著的刊本中,现存最早的是称为“嘉靖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之所以叫“嘉靖本”,是因为该书是刊刻于嘉靖元年(1522年),书中有作于弘治申寅年(1494年)庸愚子(蒋大器)的《序》,这篇蒋大器所写《序》虽然不长,但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通俗小说专论,对历史小说、通俗小说创作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理论,促进了小说理论的发展,在小说理论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嘉靖本”卷首题《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一,其下有标题“祭天地桃园结义”,之后就是正文。接下来,到第十页,又有下一个标题“刘玄德斩寇立功”。这种没有回目数字表示的,而只有一行标题的,我们一般称为“则”,以区别“回”。这种单句的“则”名是从戏曲的名字发展而来的。

该书共24卷,每卷10则,共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直到天启年间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才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也有单句变成了双句,还增加了一些内容。“李卓吾先生”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但实为无锡人叶昼伪托李贽之名。

水浒传与三国哪个朝代早,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个年代早(10)

水浒传与三国哪个朝代早,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个年代早(11)

世德堂本诞生于万历二十年的金陵,而比世德堂本诞生还晚,也是在金陵,约1609—1619年刊行的《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全书仍只有“则目”,而没有“回目”,目前这个版本只有两本,分别藏于大英博物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

我们今天看的一百二十回的回目,实际上是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重批《三国演义》时加上去的,他们父子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其中最经典的修改就是,在开篇加上了那篇杨慎的《临江仙》。

水浒传与三国哪个朝代早,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哪个年代早(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