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其一)•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城西烽火楼有百尺高,黄昏之时,独坐这高楼之上,从青海湖吹来带着秋意的寒风。
更有远方传来羌笛吹奏的伤别曲《关山月》,想起万里之外闺房中少妇的无可奈何与绮愁。
赏析:
这是一首边疆士卒思归怀乡之作,笔法简洁,极富意蕴。在城西的撩望台上,征人独坐,四顾浩瀚苍茫的边塞景象,一股寂寞感涌上心头。加上正值秋季,凉气入侵,又适逢黄昏,更容易触发人们对故乡、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就在此时,远方传来一阵羌笛声,如泣如诉,征人的思亲之情再也无法控制。
统治者好大喜功,不断用武力强行开疆拓土,致使边疆的战士有家不能归,只能徒然地思念着亲人。作者写此诗表达的是对边疆戍卒深切的同情。全诗情景交融,先描写环境,层层渲染,营造出一片苍凉寂寞的氛围,为最后一句的抒情做铺垫,使得所抒之情更有力度,感人肺腑。
从军行(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译文:
军中弹奏着琵琶,在翩翩起舞之际又翻出新声,但不论怎么变换,都处处充满关山的离别之情。
曲中缭乱的边关之愁听不尽,一轮清冷的秋月,照耀着起伏万里的长城。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边疆士卒生活的一个片段。诗人正是通过军中宴乐这个小小的片段,将士卒们丰富的内心表现了出来。军中宴乐开始,琵琶虽翻成新声,可是在远离故乡的将士们听来,依旧是离别的曲调。那异域之声扰的人愁绪不断,永远牵动着戍边者的心,让人既害怕听,又忍不住想听。最后,离情入景:高高的秋月下,万里长城连绵不尽。整首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无限余味,以供读者细品。
乡愁,是永远藏于戍边者内心的一种情感,纵然战功累累,那喜悦也终归是短暂的,异域的一切都会牵起战士们浓烈的思乡之情。诗人笔触细腻,刻画入微,戍边者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就于这短短的二十字中体现。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长长的云朵使雪山略显暗淡,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战士们在黄沙里身经百战,铠甲已磨穿,发誓不消灭敌人决不归还故乡。
赏析:
这首诗气势雄阔,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一、二句对整个西北边境进行了鸟瞰和概括,并且重点突出了两个地理位置---“青海”和“玉门关”。这与当时民族之间的战争有关:唐朝有两个强敌,一个是吐蕃,一个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战场;而玉门关之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诗中描写的边关景色是何其壮观,青海湖上长云翻滚,将雪山遮暗;群山峻岭之间立着一座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这壮阔的景象恰恰与将士们保卫边疆*敌的豪情壮志相应:不破楼兰终不还!环境与人物情感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中的一个典型特点,于本诗中可见一斑。这首诗写的雄壮有力,一改《从军行》前几首的低沉伤感,充分展现了戍边将士们豪情满怀的一面。
从军行(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
大漠风沙遮天蔽日,天色昏暗,战士们半卷着红旗,从辕门出发。
行军途中,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经在夜战中大获全胜,生擒敌军首领。
赏析:
“大漠风尘日色昏”并非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描绘了风沙遮天蔽日的场景,这不仅仅表现了气候的恶劣,还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面对如此恶劣的气候,唐军并没有紧闭辕门,被动防守,反而斗志昂扬,主动出征。为了减少狂风所带来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都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然而,就在部队急行的途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上演,前线突然传来捷报,先锋部队已经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还生擒了敌军首领。这一发展可谓是急转直下,乍一看出人意料,细思却又完全合乎情理,因为一、二句所渲染的大军出征时迅猛而凌厉的气势,已经暗示了唐军高昂的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
诗人避开正面铺叙,通过对气氛的渲染和侧面描写,表现了唐军高昂的士气。他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交手的后援部队,后援部队尚且如此彪悍,更不用说先锋部队了,这一场胜利实在是理所当然。这样一种打破俗套的构思手法实在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