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盐场是哪里,两淮盐场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3 04:27:23

2005年时,合肥的GDP仅有853.57亿元,在全国排第75位,当地人告诉我,那时合肥到处破破烂烂的像一个大县城,房价就1500元左右一平,六年半后,2011年9月孙金龙离任,合肥2010年的GDP是2702.5亿元,增幅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并列第二,中部省会第一,增速连续七年高于17%。

2020年合肥GDP跑进了1万亿,合肥好地段的房价,也跑到三四万左右一平。(合肥有房的本地人还是希望房价不要太低的)

孙金龙主要搞了三件事:大拆违、大建设、大招商。

按2005年时任合肥规划局的统计,当时160多万人的合肥,207平方公里的城区,违法建设竟达到了1800多万平方米,违法建设猖獗,多年整治不力。

过去有人想来安徽投资时,都不敢提前告知媒体项目地点,因为当地人要是得知消息,会连夜修建各种夸张的廉价建筑,有人甚至修出400平方米的阳台出来,只为了多拿赔偿,吓坏了全国各地的投资商。

不拆掉这些违建,合肥就是在垃圾堆的地基上发展,不可能成长得起来。

但这些违建里,有不少违筑归属各级党政机关,有些街边的门面一年租金要50万元,涉及到众多人的利益,十分难啃。

1995年和2001年也有两次大拆违,但都只拆了20万平方米左右,党政机关的违建几乎没有涉及。

2005年7月4日开始,由合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合肥展开集中拆违,到10月20日,一共三个月的拆违大战,拆除违建952万平方米,大的拆,小的也拆;民的拆,官的也拆,一视同仁,没有特权单位,没有特权阶层。

淮河路22间170平方米违建门面,是1990年代办公厅房管所建的,每年租金20万左右,拆了。

九华山路农贸市场600平方米违建是包河区工商局的,拆了。

庐阳区大杨镇大房郢水库旁,58栋两层别墅无人认领,也拆了。

三个月的大拆违工作,为合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全新的地基。

搞完拆违,就可以搞大建设。

合肥大建设另有一个名字,叫“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计划”,就是一主城,四组团,一个滨湖新区计划。

一主城是老城区为核心建成中央商务区和政治文科中心;四组团是东、西南、西、北四个方向,东部发展家电配套、化工、物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西南发展现代大工业,建成国家装备工业基地,西组团建设中国科学城,北组团发展传统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一个滨湖新区是建一个生态型现代新城。

两淮盐场是哪里,两淮盐场是现在的什么地方(17)

这个计划是2006或2007年提出的,当时的构想是将合肥到2020年建设成一个经济总量达4000亿元,人口500万,500平方公里的省会。

13年过去了,到2020年,合肥的年GDP过了一万亿,人口770万,市区总面积838平方公里,远远超额完成任务。

那个141计划,也早已在2012年,升级到了1331计划,已经开始把巢湖,都划进了生态示范区。

两淮盐场是哪里,两淮盐场是现在的什么地方(18)

干完大拆违和大建设,重新将合肥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下一步就是大招商。

合肥搞招商有多夸张呢,2005年12月6日,孙金龙在市府广场送别招商队员们远征,对,是远征,合肥一共向全国派出452个驻外招商小组,1068名招商人员,宣传推介合肥,引入项目资本,推动合肥发展。

这些招商人员并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而是向合肥公开选聘的,全合肥人民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正憋着一口气,群情涌动,抢着来抢名,三天800多人报名,最后奔赴招商前线的,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7岁,有民企老板也有退休人员,为了合肥的发展,简直发起了一场人民战争。

我在安徽溜达时,一名在全国多地市县政府工作过的人跟我说,跟国内许多城市比起来,合肥的招商、风投团队要专业得多,负责得多。

2009年时,孙金龙在合肥市招商顾问座谈会上,说合肥起点真心很弱,所以更要大力追赶,招商硬件上已经投入了370亿元,软件上就是精简各种审批流程、加强干部服务意识,他很有自信地说:现在全国的招商环境,合肥已经是最好的。

全合肥人民上下一心,力求在中部省份突围,王东升说,京东方六代线项目之所以放在合肥,就是合肥从*、市长、到相关委办局、县区、开发区,直至部门科员和一线办事人员,办事既高效,又合规。

大家可以去查合肥市统计局的公开数据,2005年合肥人均GDP才刚过一千美元,2004年全市的重要产业还只是一些彩电、冰箱、风扇、卷烟、啤酒等等小打小闹的非高科技产业。

两淮盐场是哪里,两淮盐场是现在的什么地方(19)

然而仅仅过了十几年,合肥现在成了拥有京东方、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联宝电子、国轩高科、合力叉车、蔚来汽车等等一系列龙头科技企业的重镇,一共招来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

2020年,合肥人均GDP达到了10.72万元,跑进了全国前二十强,离长沙、福州的12.08万,武汉的12.67万已越来越近。

1995年时,合肥在全国排名第97名,2020年时,合肥在全国排名第20名,短短25年,合肥超过了77座城市。

我遇到的每一个合肥人,都为最近十五年的大发展感到骄傲自豪,他们说,合肥现在通了三条半地铁了,年底就要通五条地铁了,到了年底,记得再来合肥看看啊。

面对日新月异的合肥,老百姓们谈起往事,怎能不想念孙金龙,怎能忘记他于合肥人,转折性的历史功绩。

安徽现在能往科技与高端制造这条路上跑,还要得利于两个隐藏的彩蛋。

一个是中国科技大学,一个是合肥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主要给安徽的汽车企业输送人才,所以合肥能撑起奇瑞和江淮两个国产汽车品牌,中国科技大学主要给半导体与信息产业提供人才,才能稳住长鑫与京东方、科大讯飞这样的企业在合肥长久发展。

当地人一说起中科大,眼神里就流露出骄傲的神色。

中科大本来在北京,当年跟苏联关系紧张,一大批企业和学校往内地迁,上海也迁了不少工厂到我老家邵阳,1969年北京当时迁出了13所大学,中科大当时首选河南,但是河南是农业大省,感觉自己养不起中科大,给拒了,又想迁去江西,江西刚容纳了北大和清华的分校,实在吃不下了,说我们家也穷,要不您再看看?

当时安徽第一*李德生一看这是所好学校,就把中科大要了过来,先是放在安庆,但安庆条件太差,无法安顿好,李德生就腾出合肥师范学校和银行干校的校舍给中科大师生,1970年全校就一锅端全搬到了合肥。

那13所出走北京的大学,后来又陆续搬回北京,中科大本来也要回去的,但原址已经被别的学校占了,就这样一直留在了合肥。

安徽也将中科大,看成了自己家的亲儿子。

中科大几十年来,每年稳定只招收1800名新生,坚持不扩招,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也是我国同时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唯一一所大学,量子与机器人技术全国领先,平均每一千个学生就能出一个院士,是全国出院士比例最高的学校(当地人语),合肥能被选上全国四个科教中心,一大半都是中科大的功劳。

一万多字的文章无法讲透整个安徽省,前面已重点讲了全省和合肥,最后再大概讲一下安徽其他城市。

安徽全省各城市可以分成三档。

合肥独为一档,是全省的核心,未来的希望,人口将会越来越多,GDP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芜湖、滁州、阜阳、安庆、马鞍山、蚌埠为一档,各有一手绝活,像芜湖有奇瑞汽车和海螺水泥、马鞍山有马钢,滁州和阜阳增速较快,经济总量差距不大,这一档里阜阳比较特殊,是人口大城,以前一直是全安徽人口第一,人均GDP反而是全省最少,为了活命,阜阳在外面混饭吃的也比较多;第三档是宿州、黄山、铜陵等,比较少有人关注。

整体上近些年位于皖北的毫州、阜阳、宿州发展较快,这些地方人口多,控制水患后可大力发展工业,而人均GDP相对较高的皖南,因为人口与环境原因,不太可能大力发展工业,应该是朝第三产业进发了。

经历过新中国几十年对安徽的水利治理,再加上2016年12月开工,投资近千亿的引江济淮的施工,将完成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等一系列工程,安徽全省的抗洪、引水将进入一个新的层面,每年引入巢湖5亿立方米水量,还能遏制淮北地区中深层地下水超采的问题。

在安徽全省彻底解决水患,利用好江淮后,全省在现有产业链框架下,将朝着科技兴省的旗帜狂飙。

而且和我家乡湖南相比,其产业链上下游拉得更长,也更具备系统性,2020年安徽GDP排在全国第11名,离湖北湖南福建三省的差距非常小,以安徽现在气势如虹的追赶速度,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安徽有很大可能超越三省,去和四川河南过招,争夺全国第六第七的位置。

两淮盐场是哪里,两淮盐场是现在的什么地方(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