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来,弘扬黄河文化、隋唐大运河文化、京杭大运河文化的热潮方兴未艾。开封市政府规划建立三个保护带: 环明防洪大堤(即民间所称"护城堤″,以便于与黄河大堤相区别。一一笔者注)保护带、环宋外城遗址保护带、环明城墙风貌保护带(图片附后)。这必将让开封的历史文化更加发扬光大,让开封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在明代护城堤周边现存的明代实物中,镇河铁犀的大名目前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本文意在对镇河铁犀的前世今生进行全面介绍,对《镇河铁犀铭》进行解惑探秘,寻求《镇河铁犀铭》的原真版本,并予以白话解译。
镇河铁犀的历史和现状
镇河铁犀出生前后的黄河形势。据《开封市郊区黄河志》记载,自金世宗大定十七年(1177年)黄河始入开封境内。至1949年,开封市郊区及开封县(或称祥符县)境内共决溢129次。其中金代1次,元代25次,明代62次,清代39次,民国两次。现在只谈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河决原武黑羊山(今原阳县城西北10公里),流经开封城北五里,又东南入于淮河,到于谦铸铁犀的45年间。这段时间,黄河在开封决口11次,平均约4年一次。多次坏土城(东京外城)和开封城(砖城)。铁犀铸成后的第三年,即公元1448年,黄河又决荥阳孙家渡(今郑州郊区),东过开封城西南。开封城被撇在了黄河北岸。总之,镇河铁犀诞生前后,开封境内是河患频仍。
镇河铁犀的诞生。明正统六年(1441年),河南山西巡抚于谦大力治理黄河,《明史.于谦传》记载:“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他还在城北,群众自元朝以来所筑土堤的基础上,以工代赈,修筑了开封城西、北、东三面护城堤,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完成。护城堤全长40里,宽六丈,高两丈余。堤上五里一亭,派专人管理,进行巡防,堤两侧广种树木,防止水土流失。明景泰二年(1451年),黄河把开封隔在河北岸,开封南边也受到了河患威胁。时任河南巡抚王暹补筑南面护城堤,最终护城堤形成环状,周长达80里。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5月,于谦主持铸成镇河铁犀并撰写《镇河铁犀铭》,勒铭于犀背。同时修回龙庙,以安放铁犀。后于谦在土木堡之变的宫廷斗争中被害。开封人民怀念于谦“相率涕泫”,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在回龙庙旁建庇民祠,祭祀于谦。当时,每年四月初八为回龙庙会,烧香三天,并有台戏,周围群众都来进香赶会。
镇河铁犀遭遇的三次灾难。铁犀第一次被埋。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攻打开封时,河决朱家寨、马家口。回龙庙、庇民祠俱毁,铁犀部分淤埋于土中。后在清顺治年间被掘出。再后,巡抚阎兴邦治豫。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建庙宇,安放铁犀。定名为“铁犀镇河庙”,并撰文《改建铁犀镇河庙碑记》和《铁犀铭》,并立碑。两石碑现存。庙共三进,前院供奉金龙四大王,后院安放铁犀,面北向河。铁犀第二次被埋。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河决张湾。铁犀镇河庙化为废墟,铁犀及阎兴邦两碑尚存。以后,未见修筑记录。铁犀第三次遭难。1940年,侵占开封的日军为了收敛铁铜制造枪炮子弹,用汽车将铁犀掠至城内,妄图将铁犀砸烂。此举遭到铁牛村人的抵抗。他们据理力争,并用金钱买通了办事人员,最终使铁犀免遭冶镕之祸,重返故地。
镇河铁犀的重生。1982年,为了保护铁犀和石碑,开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建了一个大院。(但是大院至今没有起名,笔者建议称为《镇河铁犀园》。)大院座落于铁牛村东北,大门向南。大院东头有一个须弥座式的月台,是一个12米乘以12米的正方形。月台四周有高80厘米的斧垛水泥栏杆。铁犀位于月台之上的亭子正中。面北而蹲。铁犀高2.04米、周长2.66米。独角朝天、双目圆睁、通体乌黑、雄峻威武。铁犀身下是一个高约一米的青石墩座。亭西立有石碑,上面刻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铁犀 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二日公布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和开封市人民政府立”字样。铁犀亭北不远,阎兴邦撰文的两通石碑仍然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