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阅微草堂笔记》和《伊索语言》中狐狸的形象异同,是由于民族文化心理不的差异
《阅微草堂笔记》和《伊索语言》中狐狸的形象异同,是由于民族文化心理不的差异。首先,《阅微草堂笔记》中,狐狸的形象是个综合了狐仙狐精的神性、人性、动物性为一体的形象。既有狐狸身为动物的昼伏夜出、轻盈灵动,也有身为狐仙、狐精的神通广大,还有幻化为人的感情和思辨。
比如,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滦阳消夏录三》中,狐狸用法力帮助了落难夫人推磨劳动,表现的是狐狸的神性;而在《槐西杂志二》中,狐狸在被丈夫抛弃嫌弃后,与丈夫四喜道别一跃而走,表现的是狐狸身为动物的轻盈灵动;还是《槐西杂志二》中,在狐狸被丈夫抛弃后,在得知丈夫身死后还是为他守孝、哭丧,表现的是狐狸变换为人性后的人性。可见,《阅微草堂笔记》中,狐狸的形象是个综合了狐仙狐精的神性、人性、动物性为一体的形象。
其次,在《伊索寓言》中,狐狸的形象只综合了动物和人性。比如,在上文提到的《老鹰和狐狸》中,狐狸是个兼具人性和动物性的形象,它为了和老鹰保持友谊,与老鹰做了邻居这是狐狸人性的表现;而狐狸在自己的孩子被老鹰吃掉后,等到机会后用狐狸本身的敏捷,也捕捉并吃掉老鹰的孩子,这是狐狸的动物性。以及《狐狸和狗》、《狐狸和狮子》等故事,狐狸的形象都是兼具人性和动物性的形象,完全没有《阅微草堂笔记》中狐狸那样的法力。可见,在《伊索寓言》中狐是一种被拟人化的形象,只综合了动物和人性。
而《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狸除了有上述的神性、人性、动物性外,还可以具体到行侠仗义、淳朴忠诚、崇敬文人、忽视门第、重视科举等等的性格。而这些性格的背后,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浸染,比如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概念,所以《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狸也崇敬文人;比如中国人文化中自古就有"游侠文化",所以《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狸也行侠仗义;比如中国的文化中,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阅微草堂笔纪》中的狐狸也忽视门第。狐狸的性格,背后代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