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孔子去见老子,到了东周,因为他们处于春秋时代,当时的中心在哪里呢?今天的河南洛阳。孔子从鲁国跑到河南见老子,向老子问礼,因为儒家讲礼。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所有的文献档案都是归他管的。孔子去问礼,老子根本不跟他讲礼的事情,说你这个人没什么好谈的,我给你的建议是你把你的骄气减少一点(这个骄气不是指骄傲)。一般的理解是老子比孔子年纪大一点,孔子是年轻人,三十左右(古人讲三十而立),非常有冲劲。老子就说把你那个气减少一点,然后跟他讲良贾深藏若虚。中国过去讲行商坐贾,商人是走路的,到处跑来跑去,坐贾开店的是原地待着不动的。我们现在叫商厦也不对,全部应该改成贾厦、贾店,你是坐在这里,不跑的。深藏若虚这个成语我们现在还用,道家是讲虚的,讲谦退。这很有意义,而且我刚才讲也可能有积极的意义在里面,消极的举动也可能有积极的意义在里面。
贰
从三个层面辨析儒道两家之不同
我从我的角度把儒道两家做一个比较,通过比较也可以看出:相对来讲,道家可能是做减法,儒家是做加法。道家是谦退的,儒家是做进取的,但是它们两家各有所长。
天的层面
天是什么?我们今天讲起来很简单,但古人的天是非常复杂的。早先意义的天不是今天讲的老天、上天、天地,它是有一定的神格意义,有一定的价值意义和有一定的伦理意义的。天的意义发生了改变,但是过去的意思我们现在还保留着,比如老天爷、呼天抢地、老天爷你真不开眼。天如果是自然现象,它无所谓开不开眼,是不是有价值的意义。从纯粹自然界意义上来讲,天是没有这种意思的,但最初是有的。我们讲老天如何如何,这个天不开眼的时候,实际上最早的时候有这个意义。
《论语》(张圣洁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
《论语》里面讲,孔子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有些人听他,有些人不听他,有些人听了也不照做。孔子周游列国,推销他的主张,是失败的,不成功的。有的时候还有很狼狈的时候,大家知道很有名的故事,他在树下讲学,还带着弟子,后来被人围困了,人家要赶他走,他没办法,只能跑了。他原来在的那棵树也被人砍倒了。孔子跟弟子也讲过很有名的话,“天生德于予”,上天把这个德性赋予我,“桓魋其如予何”,他能拿我怎么办,世间的人拿我没办法。这个天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天就是老天爷,上天,是那种神的意味,是有神格、有道德、有价值的,不是自然界的天。
《老子》(黄朴民译注,安徽文艺出版社)
到了道家这里,非常清楚,就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天。《老子》里面有句话很有名,叫做“人法地”,人是依附于天地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地天,这个天是什么?你不能讲它是天神的意思,这个天更多是有自然的意义,指自然界意义上的天。我们翻开《辞源》《辞海》那些大辞典,有很多义项。《论语》里面很多表示有神意义的天。但是对老子而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比天更高的是道。那道是不是最高的?我们现在讲道是最高的,但是下面还有一句叫“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什么?自就是自己,然表示肯定的。很多语言的意义,都是一层一层沉淀下来的,我们看《三国演义》《水浒传》,一个人讲一件事情,说怎么样,然也,然表示肯定。所以自然是什么?自己肯定自己,自己如此,自己是这样的。它为什么会这样呢?它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在《老子》(《道德经》)里面讲就是人地天,天抽象出来一个道,这个道的内涵是什么呢?自己如此。
回过来看,道家和儒家以及儒家的经典一比较,它们差别在什么地方?道家在某种程度上,比儒家具有更广阔的世界观,或者更广阔的宇宙视野,它是从一个更大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的。孔子关心什么?孔子关心人伦的世界,别人问他什么事情,他基本上是以现实为主的。人家问他死是怎样回事情,孔子很有名的回答,“未知生,焉知死”,生还没有搞清楚,你别跟我谈这个。孔子是不是想了一些超越人间的问题,超越现实的?有的,孔子是知道的,但不太讲,这不是他关注的重点。《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通过这句话就可以知道,孔子对于性和天道这些抽象的、超越的意义,他是有考虑的,而且有想法,但很少和弟子讲,在他留下的典籍、著作里面也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说明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道家的视野就很大,可以举很多基本的例子。《庄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个故事大家都熟的,它讲到大地、天空、鱼、到鸟,很后面才讲到人。它关注的是整个,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天、地、海洋、鱼、鸟,自然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庄子》一下把你提到那么高,然后再回过来讲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人,那个立足点是不一样的。
从天的层面来讲,道家显然比儒家能从天地自然、宇宙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视野更开阔。这时候你说它仅仅是虚吗,仅仅是谦退吗?它也有非常开阔、非常开放的视野。
地的层面
什么叫做地?它讲的是人间的制度,就具体的制度而言。儒家和道家对此都有自身的看法,但儒家显然比较积极。儒家最重要的是什么?用今天的话来讲,我觉得是像孔子讲的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孔子一生想的是什么?要克己复礼。复什么礼?周礼。礼是什么?礼就是一种秩序。孔子曾周游列国,别的国君问他,你搞了半天,最后治理天下总的原则是什么?他用八个字来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国君像国君,大臣像大臣,父亲像父亲,儿子像儿子。国君是讲一个国家,政治的状态。父子是讲家庭的,君臣父子合在一起来讲就是一个秩序,上下尊卑。他觉得周礼是合理的,规定了这套秩序,周分封建国的时候,把纣王灭掉以后,孔子是认周公的,周公做的分封,用大白话来讲,就是把有亲属血缘关系的分到各个地方去,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都到地方上去做诸侯,然后就构成一个关系,你们一方面是诸侯,是天子与诸侯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家族里面尊长和底下人的关系。因此,孔子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对现实历史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概括和认定,他强调的是一个制度。
《庄子》(方勇 译注,中华书局)
道家则认为这个制度不一定都是好的。《庄子》里面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外篇三篇《骈拇》《马蹄》《胠箧》。《胠箧》一上来就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箱子里面藏了很多宝贝,一般人的想法是把宝贝藏在这个箱子里面,用锁锁起来,用各种各样的绳锁越捆越牢。但它说这有什么用呢,你防小偷不防大盗,来了一个大盗唯恐你绑得不牢,他不需要把箱子打开,扛着箱子就走了。《庄子》经常会有这种反常人的想法,包含对制度某种程度上的不信任,他认为这个东西好不好,归根到底还在于人。一个坏的制度被坏人利用,那就是很坏的一件事情。好的制度当然可以是造福于大家,但他对制度是不信任的。道家更多看到社会制度建设当中的复杂性。我们不要认为道家觉得没有规矩就可以了,道家有它的理想,认为所有的制度应建立在人的基本的需求,自然的需求和合乎他们本性*需求的基础之上。
《庄子》里面讲了很多,比如说《马蹄》篇里面就讲得非常清楚。伯乐要找千里马,在很多马里面看到一匹马,说这匹马素质很好。现在搞一个尖子班,然后就训练,用鞭子抽,用烙铁来烙,看谁跑得快。出来一匹千里马,不知道死了多少匹马。所以他说马是什么?“毛可以披风寒,蹄可以践霜雪。”本来很自然的,它身上有毛可以挡住风雪,有马蹄可以踏冰雪。饥则食,渴则饮。你现在用外在的东西强加于它,就搞坏了,很多马会被害死了。这样的制度,《庄子》是不同意的,它是要求自然的秩序,而不是外在的秩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们是批评儒家的。儒家讲的是仁义。
《庄子》里面的故事是随便编的,这件事情不一定有,但表达的意思是真的。只要你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不好的。什么是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万物并生而不害。这些例子我们今天看起来很难接受,你说它仅仅是消极的吗?它实际上也有积极努力的一个方向。
人的层面
对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儒家看重的是群体性。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个教授,他就一句话总结儒家怎么看人:儒家的人是一个关系网络当中的一个点,肯定不是单独的网,有好多网。比如说我,有儿子的身份、父亲的身份、丈夫的身份,在学校里我是老师的身份,各种各样的。在学校里也是下级的身份,对某些人来说又是上级的身份,很多交集在一起。马克思在《费尔巴哈提纲》里面讲过一句话,就其现实性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多重关系是构成的,是界定的。儒家基本上是看这个的,看你是谁,不仅仅是看你本身,更看你后面很多东西,它是这么一种态度。
道家更多关注个体的人。比如《庄子》里的《养生主》讲要尽其天年。什么叫尽天年?人生百岁,你重要的一个目标,即使天下大乱,“方今之时,仅免刑焉”。免刑是什么?你受刑的话是吃苦的,脸上刺个字,膝盖骨被剃掉。你要保全身体和性命,能够活到一百年就行了,因为任何原因夭折的都是不好的。你看他的价值观——人能够按照自然的生命完成自己。儒家当然就很硬,儒家要*身成仁。孟子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熊掌比鱼好,不可得兼的时候,我就要熊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对儒家来讲,对孟子来讲,我要是一个人的话,就得死,我不死就不是人,道家就不是这样认为的。这根本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从庄子和老子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看出,道家最重要的是保全自我,保全个体的生命。儒家是干什么的?儒家个体生命也很重要,它也很尊重自己的生命,但是必要的时候可以把个体的生命抛弃掉,为了那个义,抛弃自己,舍身取义。不是说儒家不好,也不是说道家不好,不同的选择,各有各的道理。我不加判断,他们更多站在个体生命的立场上看问题,老庄是这样的。
儒道两家对比而言,两者之间确实是有不同的重点,而且道家的意义不是简单地跟儒家比较,一个消极,一个积极。道家也有它的理想和目标,靠近人性基本的方面。
叁
今日读《庄子》的意义
可以提升人的境界
读《庄子》可以给人比较高的境界,也可以提升境界。这不是说儒家不能提升人的境界,儒家让你一个凡夫俗子做大丈夫、做君子,当然是人的完善和提升,但是《庄子》的境界提升非常清晰。
《庄子》里提到过四种人,提到过四个层次,这是非常清楚的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世俗的境界。这个人能够做官,能够取信于乡里,德合一君,而征一国。乡里和国家,他都能够胜任。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这段是什么?实际上这个人有能力,他的知识(这个知识一方面可以讲知识,也可以讲是智慧、智力、智能)、学养、能力可以做官,可以提拔。不仅是做官,在乡里甚至到国家,整个国家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