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迁之喜的含义是什么,乔迁之喜是搬家的意思吗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6 09:10:39

古代的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来源/电视剧《甄嬛传》截图

巧舌如簧

出自《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释义:簧是乐器中有弹性的、用以振动发声的薄片。巧舌如簧,意思是舌头灵巧,能够像簧片一样发出动听的音乐,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乔迁之喜的含义是什么,乔迁之喜是搬家的意思吗(9)

影视剧中的苏秦。战国时期游说诸国的纵横家,皆是“巧舌如簧”之辈。来源/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截图

长舌之妇

出自《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释义: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女人。中国封建社会,男子休弃妻子有七种“正当”理由,即“七出”,其中有一条“口舌”,就是针对“长舌妇”,意思是妇人搬弄是非到了影响家族团结、兄弟不和的地步,可以休妻。

桃之夭夭

出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释义:诗的本意是形容桃花开得茂盛而艳丽,用以比喻事物的繁荣兴盛。因“桃”的谐音是“逃”,这个成语后来被人们借用为“逃之夭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是一种诙谐略带贬义的说法。

乔迁之喜的含义是什么,乔迁之喜是搬家的意思吗(10)

影视剧中的“桃之夭夭”。来源/电视剧《清平乐》截图

不可救药

出自《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释义:原义是病很重,不能抢救治疗(药:治疗)。后也比喻人或事情已经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周厉王在位期间,重用奸佞,不听贤臣周公、召公、凡伯等人劝阻,实行残暴政策,蹂躏人民。这首诗是劝说周厉王和那些权臣千万别把忧患当作儿戏,应趁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尽力防止它。若是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病重一样无法治愈了。

鸠占鹊巢

出自《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释义:大部分鸟类会自己筑巢,并亲自哺育幼鸟,但也有些鸟类是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的。像布谷鸟这样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穴中,由其他鸟代为孵化和育雏的现象,是鸟类中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鸟类学家将这种行为叫作“巢寄生”。诗句描写布谷鸟占据了喜鹊筑的鸟巢,本指女子出嫁,定居于夫家。今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处或位置,坐享其成。

未雨绸缪

出自《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释义:趁着天还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现用以形容人居安思危,做事谨慎。诗中描写雌鸟的孩子被猫头鹰抓走,它在悲伤哀叹与愤怒呼号的同时,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迅速重建“家室”。这是一首用动物寓言故事寄寓人生哲理的诗歌,后世出现的很多优秀的寓言诗,其源头就是《豳风·鸱鸮》。如汉乐府《枯鱼过河泣》、曹植的《野田黄雀行》、杜甫的《义鹘行》、韩愈的《病鸱》、柳宗元的《蚑鸟词》等。

鸣野食苹

出自《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释义:鹿会在田野中一边吃着青草,一边呼唤同伴来一起分享,此成语原是赞颂鹿有美食不忘同伴的美德,后用以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这首诗是贵族宴饮时所唱奏的乐曲,后来逐渐流传到民间。唐代时,地方官时常举行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宴会,饮宴中必须唱《鹿鸣》之曲,因此也被称作“鹿鸣宴”。

跋胡疐尾

出自《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释义:指狼向前进就会踩着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就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哀鸿遍野,嗷嗷待哺

出自《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释义:“哀鸿”指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该成语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劳苦百姓受够了周厉王的剥削和暴政,深感世道浑浊,悲愤难诉,只能借鸿雁作比喻,暗喻自身的境况,抒发不满和哀愁。

“嗷嗷待哺”意思是哀号着等待喂养,比喻饥饿时渴望得到食物的情景,多形容灾民饥饿的惨状。现在经常用来形容需要人照抚的婴儿。

乔迁之喜的含义是什么,乔迁之喜是搬家的意思吗(11)

东汉末年,百姓困苦,“哀鸿遍野”。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凤鸣朝阳

出自《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释义:意思是凤凰在早晨的阳光中鸣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发挥的机会。

乔迁之喜

出自《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释义:鸟儿飞离深谷,迁移到高大的树木上去。后被古人用作祝贺用语,以祝贺人们迁移新居或祝贺他人升职。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只从幽谷灌木丛迁居到高大乔木上的鸟对旧友的思念和呼唤,表达了对友情的歌颂。

乔迁之喜的含义是什么,乔迁之喜是搬家的意思吗(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