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6 15:42:18

《刻舟求剑》的故事源于《吕氏春秋·察今》,是一个由寓言故事演化的成语,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以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而世界上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怎能凭主观做事情呢?

原文如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楚人坐船不小心把剑"扑通"一声掉入了水中,他急忙在船边掉剑的地方刻了一下,说:"这是我剑掉下去的地方,船翁快靠岸,我要找我心爱的宝剑!"船停下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找了半天却一无所获。这样找剑,怎么可能找到呢?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5)

这个故事其实蕴含着两层道理:

① 人的思想认识如果不符合客观实际,做事情就不会成功且有好的结果。

②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思维应该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把陈规旧章当成解决问题的法宝,这就会造成一事无成。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6)

传说在古代西方,戈迪亚斯在牛车上打了一个复杂的绳结,称作"高尔丁结",传说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试解,可他们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因为绳头根本找不到。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也非常感兴趣,他仔细观察着这个结许久,始终连绳头都没找着。

这时,亚历山大拔出剑来,对准绳结狠狠一剑劈了下去,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面对这个数百年的难解之结,我们可能会陷入如何解开、不能断开的传统思维定势中,而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我们的固有经验很容易就变成了我们的思维定势,只有不断提醒自己,学会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看问题,我们才有可能与时俱进,推动社会前进的步伐。

在现代,科技的创新一直在与时俱进,如果科技不发展,我们现在的5G从何而来,网络的视频通话,语音通话从何而来;对餐饮业来说,同样如此,创新菜,新式菜均在原来的传统菜式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改革和创新已经遍布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体现出越来越高的价值。


3.庄子思想告诉我们,开阔眼界,学会变通,对人生如此重要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7)

人活世上,有苦有乐,既有孔乙己的落魄,也有范进的疯狂,有李逵的仗义,也有林黛玉的娇羞,但不管怎样,我们如果一成不变,即便像孔丘那样博学,像吕尚那样善谋,也可能会落个穷困潦倒的下场。所以,做人,一定要有开阔的眼界,并懂得灵活变通,那么,如何学会变通呢?

① 不要死板教条,要善于变通

其实,人生没那么多困难,只是我们的无知让人生变得迷茫了,是我们的固执让人生变得复杂了。做人,不能太死板,不能自以为是,盲目的执著。做人做事,不论何时,都要要学会变通,具体问题具对待,才能冲出习惯性思维的笼子,去改变自己,去创造幸福。

② 反向思维,大胆地突围

庄子对惠子曰: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逍遥游》

如今你有容量五十斗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用来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却要忧虑大葫芦太大不知该盛什么呢?

葫芦本来是用来盛酒水等液体的,由于这只葫芦太大,如装满水肯定会炸裂,倘若锯开用它礌一半当瓢舀水用又没有那么大的缸。于是庄子说话了,你们只知道把水装在里面,而不知把水装在外面,把它放在河中当船用不是很好吗?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郑人买履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