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忆读书,冰心忆读书完整版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04-27 01:03:32

小江中心小学校园

邱丽萍自1996年就在这里教书,她很少看到学生能从乡镇转到县城里去读书,他们的家庭没有条件,有些学生从村里辗转来到镇上就已经很不容易。而留在乡镇上学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隔代观念差异、过度溺爱,使得学生不爱学习,只想玩乐。留守儿童问题是她作为语文老师以及班主任,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

邱丽萍希望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在学过课文《桂花雨》后,邱丽萍带着同学们去摇桂花树,他们站在树下开心极了。“我教语文,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看书也很有趣。”

邱丽萍是70后,小时候家里穷,很少有看课外书的机会。成为语文老师后,她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一年级时,邱丽萍就问学生:“想不想听有趣的故事?”学生们大声回答:“想!”学生们逐步学会拼音和认字后,邱丽萍开始带着他们一起读书,她非常认同现在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相比以往的人教版,部编版对阅读非常重视,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阅读训练重点,每册书还有推荐的整本书阅读。每年暑假,邱丽萍不布置额外的语文作业,就让学生们多读书,她也会跟学生们一起读书,在班级群里互相交流阅读感受。

所以邱丽萍的学生们不怕写作,每次上写作课时就兴奋地喊::“哎呀,我终于又等来了写作课!”

但学生们能接触到的课外书有限。小江中心小学以前有一间阅览室,却很少学生去借阅,每个学期,学校会安排一两位学生去借一部分书回教室,放在图书架里。邱丽萍去浏览过那些书,发现有些书都还没开封。在课程安排紧张的情况下,邱丽萍也拿不出一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去阅读。

冰心忆读书,冰心忆读书完整版(5)

2021年,“东风日产阳光关爱阅读室”在小江中心小学建成

2021年,“阳光关爱·i读计划”公益项目走进小江中心小学,捐建了一间“东风日产阳光关爱阅读室”,并配置有两千五百余册全新图书。这一年来,学校开始组织每个班级每周去上一次阅读课。邱丽萍带着学生们来到新的阅读室,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样多崭新的图书,绘本、科普丛书、少儿名著,全是适合小学生的读物。邱丽萍对学生感慨:“你们现在真幸福,不要错过了。”

冰心忆读书,冰心忆读书完整版(6)

小江中心小学的学生在阅读室上阅读课

邱丽萍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很多孩子首先看起了绘本,再是科普类的图书。“我们课本上有法布尔《昆虫记》的节选,他们会看动植物科普的书,这学期讲民间故事,他们又会看各国的民间故事。还有一名女生在看《红楼梦》,我们上过冰心的《忆读书》这篇课文,里面有提到。”

孩子们的视野飞出了课本,在阅读室里找到了另一个广阔的天地。邱丽萍欣慰地发现,很多孩子是喜爱阅读的。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她在桂花树下为学生摇了一场桂花雨,让孩子们爱上生活中的诗意,将来,这些书籍势必会给他们的内心带来更多的撼动与启迪,让他们发掘出人生的乐趣。

冰心忆读书,冰心忆读书完整版(7)

彝族汉语课

小江中心小学旧阅览室的状况在乡村学校很普遍,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经济欠发达,公共资源不丰富,很多学校阅览室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时期建成,之后难以实现每年购置新图书。因此藏书老旧,跟不上学生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阅览室陈设老旧的问题,也导致阅读率和阅读质量不高。

这样的城乡差距也体现在阅读资源的占有上。一份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的《乡村儿童阅读报告》显示,中西部贫困地区乡镇儿童课外阅读资源缺乏,约有74%的受访儿童课外阅读物一年不足10本,其中超过36%的儿童不足3本;超过71%的家庭藏书不足10本,其中1本课外读物都没有的家庭接近20%。

乡村儿童阅读资源缺乏,这是困扰宋光秀多年的教学障碍。宋光秀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高窑小学的语文老师,高窑小学旧图书室适合小学生看的书只有两三百本,十几年来已经被翻得破烂不堪。而她现在所带班级的55名学生中,只有五六名学生的家长是支持他们购买书籍的。“很多家长打一年的工,到了彝族年的时候才回来,对孩子学习不上心。有些孩子连吃早饭的钱都没有,买书更不可能了。”

冰心忆读书,冰心忆读书完整版(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