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问小懂,紫砂壶中的朱泥、小红泥与大红袍有哪些不同?
陶都紫砂泥,根据其色彩的区别被世人分为三类:紫泥、绿泥和红泥。
红泥是紫砂烧成后,外观色泽呈红色的一类陶土。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嫩泥矿层的底部,有一种坚质矿石,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说它“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说的就是红泥矿。
红泥中包含朱泥、小红泥、大红袍泥。
朱泥
朱泥,是紫砂红泥类泥料中的精品。
宜兴朱泥有主要几个泥矿:分别为黄龙山朱泥,小煤窑朱泥,赵庄朱泥。
明清时期,朱泥没有单独名称,属于红泥的范畴。到民国时期,《阳羡砂壶图考》才有了“朱泥”的说法。
上世纪90年代,收藏界将红泥中色泽鲜艳、品质好的红泥精品称为朱泥壶,此后,才逐渐有了红泥和朱泥的区别。
朱泥的收缩率远高于一般的红泥,普通红泥的收缩率约为13%,而朱泥收缩率可达25%。
由于朱泥收缩率较大,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加上古时候窑温不好控制,所以,壶体表面容易出现褶皱,甚至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但是,随着现代工艺水平的提高,不大会出现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