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四书”、“五经”在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渊源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四书”、“五经”所代表的经典著作均成书于先秦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距今有久远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了不计其数的跌宕和起伏,每一部文化经典,能够传承至今,其背后无不流传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和渊源。
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四书”、“五经”背后的发源、传承历史。
一
先了解一下“四书”。
“四书”又称“四子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四书”这个称谓源于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将这四部经典合称为“四书”。
一、《大学》
《大学》是儒家重要经典,“四书”之首。根据考证,其创作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是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儒家作品。
《大学》原本是传统文化经典《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自创作出来直到宋代之前,《大学》并没有从《礼记》中独立出来,然而这期间多位文化大家都对它进行了相应的传承与发展。比如西汉王朝的董仲舒将包括《大学》在内的儒家经典上升到国家意识形态的高位。
其后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以及唐代文化大家韩愈都对《大学》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整理、校对、注解,不断提高《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到了宋代,理学大家程颢、程颐兄弟将《大学》列为儒家“小经”,随后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并列为“四书”之首,传承至今。
二、《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战国时期孔伋所作。(孔伋,孔子的嫡孙,是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子思是他的字)
和《大学》一样,《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后来先后受到唐代韩愈、宋代程颢、程颐的推崇,由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取,成为“四书”之一,沿袭至今。
三、《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