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繁体字中的無和无有什么区别?”不知你要问含义还是写法?从写法说当然区别明显,一个笔画多,一个笔画少。如果从字义来说都是“没有”的意思,这说明是一个字,所以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把“无”的这个写法,归为“奇字”。
那么,什么叫“奇字”?通俗说,就是异体字的意思。
你提出的繁体字“無”和“无”两个字,确实同时出现的比较早。至少汉初就明确有这两个字的写法了。例如长沙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中,就同时出现这两个字的写法了,这说明起码汉代以前这两个字是同时存在的。此外,更早在战国时代的书法《睡虎地秦简》就是用简体”无”字代替“無”字的写法。
如果依据汉字原理看,这两个字虽然写法差异太大,也不知道究竟哪一个字更早,所以,哪一个字不是现在是意义也不好说。
从马王堆老子《道德经》中同时出现这两个字的事实来看,这两个字的意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只是写法不一样而已。
那么,我们能不能判断为这就是一个字,只是有一个“异体字”呢?当然可以。
首先我们看,这两个字虽然是一个字,只是字义上说是一个字,但是,从书法发展来看,这是不同书法体系的字,所以,又是两个字。
“無”写法显然比较符合篆书体系,而“无”的写法就非常合乎隶书系统的写法。
所以,我们按照书法发展的演化史来说,“无”的写法,你无论如何也拉不进篆书系统去。
我们看看下面的篆书系列表,有关“無”字的写法也确实很多,至少有20种写法。这里只列举出“無”字的一部分写法,时间跨度是从甲骨文到西周后期。
这是汉字从创立到形成社会基本应用的源头文字。
但是,还没有依据发现与“无”字的写法出现有关。但是,这些“無”字也确实有繁有简,而且还有一部分是“舞”字而不是“無”字。
这在西周以前的文字中很正常,因为从甲骨文就有一些简体字的写法,也有文字“互借”的现象。
那么,这里面有没有后来的“无”字的简体写法?古代的文字学家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依据现代甲骨文研究,在甲骨文系统,就已经出现了“简化字”的现象。但是,甲骨文的简化字现象与隶书出现简化字,还不是一回事。而我们在篆书中,并没有发现“无”的简化字写法。
所以,我们可以说,“无”字的写法,只能出现在晚于篆书的战国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