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生实践中,特别强调共产党人要注重调查研究,他是把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门基本功课来看待的。他讲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一道理时,用的却是《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例子。1937年8月*在他所写的《矛盾论》中写上了这样一段话:
“孙子论军事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说的是作战的双方。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水浒传》 中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 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
*用《水浒传》中这个故事,告诉共产党员,要从调查研究入手,才能解决问题。三打祝家庄最终能够胜利,还是得益于宋江最终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
1945年2月,《三打祝家庄》 在延安公演,*看后讲了这样的话:“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三次?我看宋江这个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要学宋江,要谨慎。”之后又给剧院写了一封信:“我看了你们的戏,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
不当李逵式的官长《水浒传》中的李逵,朴实、豪爽、疾恶如仇,但性情过于鲁莽,*人过多。《水浒传》中江州劫法场救宋江一节,描述梁山出动大批人马劫法场时,李逵滥*了很多无辜百姓。
李逵这个人勇猛无敌,孝顺母亲,仗义执言,对宋江赤胆忠心,凡此种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因此大部分读者在读《水浒传》时,都不太会注意李逵滥*无辜的情节。但是鲁迅则与一般读者不同,他超越那个时代普通中国人的价值观,对李逵的滥*无辜十分不满,他曾写道“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是赞同鲁迅的看法的。虽然*并未对李逵有更多的贬低,但对于他不分青红皂白乱*人,是持批评态度的。
*早在江西革命根据地的时候就发现,红军游击队里有些干部不注意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往往离开实际情况去估量政治形势、指导工作,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则一律狠整,因而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错误。*批评这种人是“李逵式的官长”,他认为,离开实际调查就会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