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牌位尺寸对照表,祖宗牌位的样式和尺寸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11-03 12:47:02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全体华人共同的情感经历,逢年过节祭拜祖先更是全体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祠堂是一个姓氏一个家族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但经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除南方浙江、江西、广东、福建等较为重视传统的地区部分祠堂得以保存外,北方地区已很难见到祠堂。当然“破四旧”运动不只破坏了祠堂,还将中国维持了几千年的家谱体系几近完全摧毁,祖宗牌位、家谱、谱牒皆被焚毁,墓碑被砸烂,能够侥幸保存下来的则是便于收藏的家谱轴子。

家谱轴子是记载家谱的卷轴,是家谱的直观展现。晋冀鲁豫等中原地区的家谱轴子没有具体的规格标准,但形制大同小异,一般用宽三尺、高五尺的白布,黑线布格(每格意即一个牌位)、白底净面,稍微讲究些的则绘以亭台楼阁、苍松翠竹、供桌香烛之类。内容记录已逝的祖先、长辈的名字,排列规矩为辈份最高的开基祖先在最上一格,其他长辈名次按辈份高低依次向下排列。因中国素有男尊女卑的讲究,一般来说男人都有名字,女人的地位低下,除富贵人家的女人外,很多女人没有正式的名字,特别是贫苦农家的女子更是如此,但女人去世,是必定要在要在家谱上登记的,只好冠以娘家姓氏“赵氏”、“钱氏”、“孙氏”这样的称呼。再讲究些的配以“耕读传家、读书继世”、“神功宗德、子孝孙贤”之类的家训对联。

家谱轴子一般于大年三十(除夕)被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挂在北屋(正屋)东面(正面为天地神位、西为佛)的墙上,前置供桌,再摆上各色香供,点上两支蜡烛,意即把祖宗请到家中过年。自此,晨昏三叩首,早晚四根香(古传供奉神灵是3根香、鬼是4根,包括磕头都是神3鬼4),直到正月十七午饭后,在供桌前焚纸点香,叫送祖宗,即把轴子收起来存放,预备次年请家谱轴子。家谱轴子的非节日出场一般是家中孩子结婚拜天地,首先要把家谱轴子悬挂于北屋(正屋)门旁祭天位置,接受供奉和新人祭拜,意即告诉祖宗长辈家中又添新人。

家谱轴子在思想上反映了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显示出明确的宗法伦理观念。在古人的心目中,“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在家堂那一个一个小格子里的名字,正是由辈份而来的“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的反映。其次,“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极重要的位置,对逝去先祖的隆重祭祀和顶礼膜拜,正是反映了人们的这种观念。另外,人们在这种祭祀过程中,除了表达对祖先和先辈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外,更在于他们相信:敬奉逝去的家人,他们的灵魂就能够保佑其后人人丁兴旺、家族昌盛。

在我的老家——河北省鸡泽县南段庄村,就有这样一份家谱轴子,有幸经历代浩劫而传至今天,犹显弥足珍贵。

我们段家家谱轴子,长一丈五尺,宽一丈零五村,一般年节时在祠堂悬挂,供后人祭拜,平时收起,由族中威望较高者保存,是谓总谱。各家各户、各支各脉,都只记录血缘较近的一支,各自收藏。

我们段家家谱轴子,详细记录了自明朝初年千户候、带刀指挥段志新(北京房山人),自山西洪洞押送移民至此肇村直至现在五百余年间二十四代人的血脉传承。

我们段家的总谱,早年间规定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修谱仪式一般由族长及族中有学问者主持,隆重庄严、谨慎仔细。除妻先妾后、子嗣长幼有明确记录外,举凡过继、收养、倒插门、外出、送养、官衔等项也均有准确表达,好让后人一看就明白。

现在虽然没了祠堂,但我村段氏族人都会在过年期间在村中心搭一临时祠堂,悬挂家谱轴子,供后人祭拜。每见长辈携子侄向祖宗跪拜之后一一讲述血缘支脉、宗门近远、历代先贤,数典论祖。

正是有了这些传统,我们段家家谱轴子在方圆里之内成了记录最完整、表达最详细、子孙受教最多的家谱轴子的样板,常常引得十里八乡其他姓氏乡亲来我村瞻仰、仿抄于自家家谱轴子。

家谱轴子,传承了先人的功德,寄托了后人的哀思、承载了离家游子的乡愁记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