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作为一个传统大节,中国历代著名诗人几乎都对它情有独钟,吟诗赋词,从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华章佳句。端午佳节,品尝美味粽子,呼吸带着泥土味的田园气息,感受到端午节的文化底蕴和别样风情。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端阳,那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节来临之际,手捧一杯绿茶,徜徉在隽永的唐诗宋词里,品味这些传诵千古的诗句,感受古代端午节的风貌,享受那份袅袅的温馨和愉悦,别有一番情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风土记》中有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意指五月开始的第一个五日。
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很直白的一首诗,写得大气磅礴,读来朗朗上口,描绘了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都是用来纪念这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同时还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对昏君奸臣的嘲讽和憎恨。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在世间。”这首北宋诗人张耒的《和端午》,用雄浑而凄清的笔调,把屈原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描写得淋漓尽致,于深沉和悲痛之间悼念了伟大诗人屈原。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端午感兴》:“当年忠血堕馋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宋苏轼的《屈原塔》:“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诗中都字字血泪,句句哀鸣,表达出了对屈原的无比怀念。
龙舟竞渡贺端午江上早闻齐和声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人们喜闻乐见的主要活动,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写道:“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鼓乐齐鸣,千帆竞渡,场面壮观,扣人心弦,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唐代杰出诗人刘禹锡的《竞渡曲》,也记述了朗州赛龙舟风俗的来历和热闹场面,是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佳篇。诗的开端交代了赛龙舟的时间、地点及由来,说明其起因是纪念屈原:“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接着写整个竞渡激烈的场面:“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末至衔枚颜色沮。”读罢此句,可以想见,江边是何等热闹。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渲染观众云集的热烈情绪:“百姓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鲛室,罗袜凌波呈水嬉。”那紧张热烈的竞渡气氛,跃然纸上。结句:“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以曲终人散的冷寂,揭示世事繁华背后的落寞意味,寄寓“逝者如斯”的感叹,使此刻的自我与千载之上的孔子和屈原达成精神的交融与沟通。全诗立意高深,饱经沧桑、欲说还休的况味尽在不言中。
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
“五月家家过端阳,咸蛋粽子与雄黄,”端午节还要吃粽子、插菖蒲、艾草和喝雄黄酒。唐代诗人郑谷的:“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宋代韩元吉的:“角黍堆冰碗,兵符点翠钗”。描绘的都是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挂艾条、插菖蒲等习俗,体现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在古诗中也有过生动的描绘。如舒頔的《小重山·端阳》里有“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共儿女,庆端阳。细缠五色碧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的描绘;清代诗人李静山写的是平常人家的端午生活:“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诗的最后两句说门口贴了黄符,让人怀疑怕债主来收账,用灵符使他避开,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