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圣帝君和东岳大帝谁大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3-11-10 19:28:42

说起我国的神话传说故事,那就离不开《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小说为明代吴承恩所著,它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千辛万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见到了如来佛祖的神话故事。

关圣帝君和东岳大帝谁大,(1)

《西游记》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小说里随处可以看到道教与佛教的影子,并且诸天神佛主要分为两大阵营,其一为天庭的道教神仙体系,其二为佛教西天诸佛体系,并且两大阵营以玉皇大帝为三界之主,统御着三界神佛。这部小说之所以能被奉为经典,除了那些精彩的神话故事之外,还借鉴了大量的佛道神话,基本上主要的人物,像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等等都是来自于佛道神话。

诸天神佛按照祂们的神职、来历、形象等特点,被分为了不同的组合,比较出名的有四大天王、四大菩萨、五方揭谛、四海龙王、九曜星官、二十八星宿等等。本期就跟大家聊聊神话传说中的“四字”神佛组合:四大天王、护法四帅、四大菩萨……

关圣帝君和东岳大帝谁大,(2)

四大天王

《西游记》里十万天兵天将下界捉拿孙悟空时,其中就有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分别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提多罗吒,居须弥山腰东的黄金地,他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负责守护东胜神州;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居须弥山腰南,他手握宝剑,负责守护南瞻部洲;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须弥山腰西,手缠一赤龙,负责守护西牛贺洲;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居须弥山腰北,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负责守护北俱芦洲。此外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也有四大天王,分别是魔礼海、魔礼寿、魔礼青、魔礼红魔家四兄弟。

关圣帝君和东岳大帝谁大,(3)

护法四帅

护法四帅来自道教神仙阵营,分别是马王爷、赵公明、温琼和关公。马王爷,即华光大帝,又称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马天君等,是道教雷部正神、火部元帅、护法四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华光大帝也曾经大闹天宫。赵公明不但是护法神,同时也是道教的武财神,他的形象也是威武不凡,黑面虯髯,手执铁鞭。奉天庭玉帝之命,役使三界,巡察五方。又因为他坐骑为黑虎,因此也被称为“黑虎玄坛真君”;温元帅姓温,名琼,字子玉,汉朝东瓯郡人,也是东岳大帝的十大太保之首,又是真武大帝属下三十六天将之一;关公在道教神话里被奉为“关圣帝君”、“三界伏魔大帝”,不但可以护法伏魔,同时也是一位财神。

关圣帝君和东岳大帝谁大,(4)

四大菩萨

四大菩萨来自西天诸佛体系,分别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的形象左手持莲花,莲花上有经书,代表般若智慧,右手手持利剑,寓意斩断烦恼,文殊菩萨的坐骑为青狮精,青狮精为了给主人报仇下界凡间;普贤菩萨,象征着理德、行德,其道场在四川峨眉山,坐骑为六牙白象,白象精因为黄风怪刮了大风扰乱天庭与佛界,因此得以下界为妖,白象精与金翅大鹏、青狮精组成了“狮驼岭三妖”;观世音菩萨是流传最广的菩萨,她可以幻化诸相,说诸法门,她在佛教中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地藏王菩萨为佛法“大愿”的象征,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萨的前世是一名普通的婆罗门女,因为她的母亲坠入地狱受苦,婆罗门女诚心皈依佛门,立誓救拔一切罪苦众生,只有一切苦恼众生出离苦海,自己才会成就佛果。

关圣帝君和东岳大帝谁大,(5)

北极四圣

北极四圣是道教神话里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座下的四位神仙,分别是天蓬元帅、天猷元帅、翊圣元帅和真武大帝。紫微北极大帝的地位极高,仅次于三清和玉皇,北极四圣辅佐紫微大帝处理三界之事。天蓬元帅为北极四圣之首,形象为三头六臂,手执斧索弓箭剑戟六物,黑衣玄冠,赤发跣足威风凛凛,领神兵三十六万众。天猷元帅排在北极四圣的第二位,他的形象跟天蓬元帅差不多,天猷元帅身披金甲,为三头四臂,手执戈矛印符。翊圣元帅,又被称为黑*元帅、黑煞将军,居于元照黑灵府。真武大帝,又称真武荡魔大帝、玄武大帝、荡魔天尊等,祂统御北方之地,因北方在五行之中属水,也被称为水神,真武大帝的形象威武不凡,身披金锁甲胄,执剑赤足,身旁有龟蛇二将。

关圣帝君和东岳大帝谁大,(6)

四值功曹

相较于上面的神佛组合,四值功曹的地位小了很多,属于真武大帝手下的四位神将。四值指的是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功曹,在古代是一种官职的名字,是辅佐郡守、县令的小吏,他们的职责是记录考察人们的功劳,掌管功劳薄,后来被道教神话化为四位神祇。《西游记》里,除了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之外,暗中还有很多神佛在保护着唐僧,其中也有四值功曹。原著写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各轮流值日听候。”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