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心情。如今读来,依然让人心酸不已。
跟小伙伴们一起共读《红楼梦》,读起来津津有味,可是要交作业了,却思前想后,迟迟不能下笔,总感觉像一只蚂蚁要面对一头大象,因“象”太大,而蚂蚁无法亏其全貌,更无法得之真谛,故不敢置一词。
然作业还是要交的,于是乎绞尽脑汁想,莫不如讲一讲我对书中一些句词的生活理解吧?
话说甄士隐对贾雨村真是太好了。怕贾雨村中秋一个人寄居妙中感怀伤感,特意请他到家中饮酒。最重要的是想帮助贾雨村,还要照顾读书人的尊严。
酒过三巡,贾雨村谈及进京科考没有路费,甄士隐这才热情的奉上银钱,并周到的准备了两身冬衣,如此挚友,救人于微末,可谓是大善人。
可是,令人唏嘘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大善人竟然遭遇无妄火灾,导致家财败落,不得不寄人篱下,受人冷眼,要说苍天有眼,为什么好人却未得好报。
也许那首《好了歌》可以解释此种状况,什么是“好”,什么是“了”,世人眼中的家财万贯,功名利禄,未必是好,而真正的好是“了”,了却凡间一应牵挂和执着。
《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悟到了真谛,所以有了他精彩的注解“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是人生的无常,也是世俗的短暂,看起来繁华,实则只是大梦一场,梦醒之后故乡原来是你曾恐惧的远方。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精灵,他没有情绪,没有感觉,呆着甚是无聊,于是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游戏。为了体验世间的悲欢离合,他将自己的记忆抹去,来到了凡间。
只是他做的太逼真,太彻底了,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只是留恋于人间繁华名利,还有儿女情长的悲喜交加,他觉得这一切才是真的,竟然一去不想返回。
然而,游戏的时间终会到的,就像甄士隐,他的时间到了,他的福报不是世间可见的短暂洪福,而是可以在失去中看见真相,悟得“好了”的真谛。
假做真时真亦假,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不同的角度去看,真假难辨。
这世间的一切是真?是真怎如梦幻留不住,难道是假?是假怎的所有的经历如此真切。
小精灵的来处是真?是真怎无处可循,是假?是假怎么又依稀想念。
所以,《红楼梦》中甄士隐的预意是“真事隐”,贾雨村的预意是“假语存”,这也是求仁得仁的一桩美事。
想要入世的贾雨村带上虚假的面具,入了他的官场;想要“好了”的甄士隐看见生命的真相,终于解脱,跟随道人出了世。
无为有处有还无,贾雨村的入世是有为?有的是怎样的为,虚与委蛇,不辨是非?甄士隐的无为真的是无为?了悟人生真谛,放下执着,回到来处,又岂是无为。
如果儒家代表的是积极的入世,道家象征的是无为的出世,那么到底是入世,还是出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就像甄士隐和贾雨村,但是更多的人则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很多时候能够以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情,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开门入世,则积极进取;闭门出世,则忘却执着,既然都是幻象,又何必执着,既然要来经历,又为何要躲避,入则惊风云,出则笑生死,人生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