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宣传日小结,世界疟疾日宣传活动目的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4-13 01:51:56

全国疟疾日

2007年5月,第六十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2008年起将每年4月25日或个别成员国决定的一日或数日作为“世界疟疾日”。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2020年4月26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疟疾日”。

疟疾宣传日小结,世界疟疾日宣传活动目的(1)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阶段,2020年是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年,及时发现、报告、诊断和治疗输入性疟疾病例,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是实现消除疟疾的关键。为促进社会和公众在防控输入性新冠肺炎的同时,提高防控输入性疟疾意识,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确定为“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疟疾知识讲堂

01

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一种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常见的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疟疾的传染特点

传染源:疟疾患者和带疟原虫者。

传播途径:蚊子叮咬为主,少数病例可经输血或母婴传播。

易感人群:人对疟疾普遍易感。感染后虽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持久。再次感染同种疟原虫,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来自非疟疾流行区的人员感染疟原虫时,临床表现常较严重。各型疟疾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02

哪些地方是疟疾流行区?

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其次为温带。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我国云南和海南两省为间日疟及恶性疟混合流行区,其余主要以间日疟流行为主。

疟疾宣传日小结,世界疟疾日宣传活动目的(2)

03

疟疾有什么症状?

感染后经历四个时期:潜伏期、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

发病的典型症状: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为特征,伴有脾肿大、贫血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昏迷,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04

疟疾是否可预防可治疗?

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

预防疟疾三环节

(一)管理传染源

根治疟疾现症患者及带疟原虫者。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是灭蚊虫,防叮咬。消除蚊虫孳生场所及科学使用*虫药物;个人防护可应用驱避剂或蚊帐等。

(三)保护易感人群

化学药物预防是目前较常应用的措施。疟疾疫苗接种与药物干预相结合将有望大大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治疗关键

疟疾患者应按照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

05

疟疾,离我们有多远?

疟疾宣传日小结,世界疟疾日宣传活动目的(3)

据WHO报告,2018年全世界估计发生2.28亿例疟疾病例,大约40.5万人死于疟疾,其中93%疟疾病例和94%的死亡病例发生在非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是受疟疾影响的最脆弱群体,2018年,他们占全世界疟疾死亡人数的67%。

虽然自2016年8月以来,我国成功地使本地疟疾病例数降至零,实现了3年零本地疟疾病例的成就,但诸多地区常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鉴于我国部分地方仍存有疟疾传播条件,若输入性病例不能被及时发现并得到诊治,仍有再传播和疫情回升的风险。

疟疾防输入,海关在行动

01

做好疟疾防控宣传工作

疟疾宣传日小结,世界疟疾日宣传活动目的(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