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文化来源探秘,苏美尔文明起源多少年前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4-14 23:47:29

在哈拉夫文化晚期,两河流域的人类开始借鉴欧贝德文化中的烧陶技术。随着时间的发展,两种文化处于并存的状态,并且在制陶技术和艺术造型上不断融合发展。当地哈拉夫文化的彩陶造型以其更加美观多样的特点被保留了下来,因此之后的彩陶也多为红、褐色。两种技术和艺术形式在融合后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器型和图案。

可以看出,欧贝德文明以其更加先进的技术在两河流域迅速扩张,原先的本土哈拉夫文化也和欧贝德文明逐渐融合。

2.从建筑看欧贝德文明

欧贝德文化被学者分为三期,第一、二期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南部定居。从第二期开始,欧贝德文化开始向北扩展,北部的哈拉夫文化受到欧贝德文化的影响,逐渐与之融合。欧贝德第三期与一、二期的主要区别在于把祭室转变为了神庙。

苏美尔文化来源探秘,苏美尔文明起源多少年前(5)

最古老的文明都是先从宗教起始的,我国早期的音乐、舞蹈也都是由祭祀时所用的祭歌、祭舞发展而来。西方的文化中,宗教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欧贝德文化也是如此。

最早的时候,欧贝德人只是在居住的房屋旁边建有专门的祭室。随着文化的发展,宗教元素占据的比例大幅增加。欧贝德人在原先祭室的基础上,两侧各加一个侧厅,便把祭室变成了神殿。

神庙的功能不仅仅是祭祀神灵,它还有着集中劳动成果并且再次分配的作用,神庙也标志着祭祀这一职业正式出现。从欧贝德文明的遗迹来看,神庙的地点在近千年内都未发生过变动,这说明欧贝德文明中,宗教的地位是非常稳定的。此后的城邦文明也是以神庙为中心,逐渐发展成有大量人群聚集的城市。

苏美尔文化来源探秘,苏美尔文明起源多少年前(6)

欧贝德时期的住房采用的是多间格局,这突出了各个家庭的独立性。欧贝德文化在向北部的哈拉夫地区传播后取代了当地的单间式格局,这说明了社会成员之间逐渐分化。虽然在劳动、分配果实方面仍旧是集中劳动和享用,但是个体意识逐渐凸显。

二、从墓葬看欧贝德文明

早期社会各个阶层等级的差异性不但体现在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上,还表现在墓葬方面。古代人民尤其重视墓葬的规格,欧贝德墓葬绝大多数采用仰身直肢的方式。在随葬品的数量上对比,随葬品有七件以上的只占据百分之六左右,该阶层的墓葬者社会地位较高,所用的棺椁皆由泥砖砌成。

苏美尔文化来源探秘,苏美尔文明起源多少年前(7)

第二等级的欧贝德人随葬品为1-6件,大多有棺,但也有近五分之一的无棺。第三等级的欧贝德墓葬中没有发现随葬品,其中约一半无棺。其中极少数的墓葬为屈肢葬也均为无棺,说明该阶层的人群社会地位极低,很有可能是奴仆为墓主人陪葬。

欧贝德文明扩散的证据之一便是其他地方的墓葬形式。比如两河流域北部的哈拉夫地区,早期的墓葬器具、随葬品的数量、入藏的肢体形式都与南方的欧贝德文明有非常大的差异。但是在融入了欧贝德文化之后,泥棺木逐渐出现并越来越多。

苏美尔文化来源探秘,苏美尔文明起源多少年前(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