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第三章 直面灵魂的生活方式——民俗
第八节 民族礼仪和禁忌
一、礼仪
藏族人民一般憨厚、直爽、诚实,尊老爱幼,注重礼貌,热情好客。其日常生活礼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敬 礼
藏族人民对于亲朋好友久别重逢时,拉手贴于脸颊相亲;见敬重之人将袒臂之袖搭于肩上,屈腰双手平伸或竖大拇指以表示礼敬;平时相见伸舌头也属敬礼;亲朋远行或初到,替他牵马以示敬礼。
2
磕 头
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磕头,也有对长者父母磕头的。磕头分长头、短头和响头三种。磕长头时双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匐于地,双手伸直,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头方式,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3
鞠 躬
过去遇见长官、头人和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低放近地。对于一般人或平辈,帽子放在胸前,头略低,表示礼貌。也有合掌与鞠躬并用的。对尊敬者合掌过头,弯腰点头,回礼动作也相似。
4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谒官长,觐见佛像,迎送客人,探亲访友等社交活动,都有献哈达的习惯。所献哈达一般是白色的,也有蓝、白、黄、绿、红的五彩哈达。五彩哈达一般是献给菩萨和活佛的,只在特定时候使用。
5
款待宾客
藏族人民对于亲朋好友,乃至素不相识的人,接待都十分诚挚。客到家中,首先起立伸手,道以“呷哩哦”(有辛苦了、稀客或您好之意)以示欢迎,请客人坐下。然后摆上茶碗,家庭富有的摆放的是镶银木碗,一般家庭摆放江西景德镇绘龙细瓷茶碗。他们喜欢当着客人的面用清水冲洗茶碗,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喝完茶后敬青稞酒,再以好饭菜相待。晚间常劝以“尼苏喏”(早些安睡吧),早晨则问以“色布阿惹”(睡得好吗)。离别时,帮助客人收拾行李,代备鞍马,送至门前,并给客人牵马扶镫。甚至相送一程,道声“呷勒着”(慢走)才返。
二、禁忌
01
藏 族
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上的茶不能一口喝干,也不能喝一碗就走。
客人将碗口朝下扣在桌子上,视为对主人家的挑衅。
人到13岁、25岁、37岁、49岁(以一个地支类推),认为是凶年,不出远门或少出远门,才能避免灾难。
家里吹口哨,认为会招来鬼魂。
单手接、递东西,视为不礼貌。
出远门时,家中的人当天不能扫地。
家中有病人,在门口放一撮柴火灰,烧上糌粑烟,表示谢绝探望。
忌女子爬树,女子穿膝盖裸露的裙子,男女混杂而坐。
忌讳吃狗肉。绝对禁止吃驴肉、马肉、猫肉、蛇肉,有些地区不吃鱼。盛饭斟酒的时候,手腕不能外翻;烧柴做饭时,不能将柴根梢倒置燃烧。在牧民家里做客时,不能把脚伸向炉灶,更不能在灶前脱鞋烤脚烘袜子。不能跨越别人家的灶台和炊具。妇女的内衣、内裤不能晾在众人经过的地方。不能从他人身上跨过去,也不能跨越别人的衣服(特别是妇女)。在藏家做客,正对火塘的左方为主家,火塘的右方为客座,客人按长幼尊卑、依序就座,就座时要盘腿坐或者是端坐,不可斜靠歪倚,双腿伸直,脚底朝人。经过嘛呢堆时,只能顺时针绕行,只可添加石头,忌讳取走嘛呢石,更不能上去蹬踩。不能随意摸小孩的脑门,跨越小孩的衣物。
02
蒙古族
逢五不耕地,逢九不下种并不能*猪*羊,逢六不送礼,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回家。家中翁媳之间、兄长与弟媳之间,不能对坐和开玩笑,岳母与女婿之间,也不允许随便说笑。妇女不能在舅舅面前开玩笑,兄弟、舅舅不能干涉姊妹的婚事。忌食狗、马、水牛、蛇肉;家中新栽果树,第一年结的果实,仅供老人享用。
“三不准”:不准脚踏锅庄;不准从火塘上跨过和向火塘吐口水;不准从坐着的人面前走过。
“十忌讳”:忌讳用筷子敲碗、打猫;忌讳在家晚上吹口哨和高声唱歌;忌讳添饭时,把锅碗弄出响声;忌讳添饭时,只添一勺或反手添饭;忌讳从火塘两边加柴;忌讳拿回别人烧过的柴头;忌讳客人或家中人刚出门就关门;忌讳家中人出远门时,一出门就扫地倒垃圾;忌讳清晨说晚上做梦的事和傍晚扫地;忌讳放秽物在灶上;忌讳焚尸时引二次火。
人死后,丧家7~9天不串别人家的门户,女子丧偶半年或一年不串别人家的门。
03
彝 族
到彝族人家做客,要坐在锅庄(火塘)的右上方,不能坐在堆放东西和睡觉的下方和左方,忌用脚踏在锅庄上,更不准从锅庄和堆放的柴上跳过。彝族对待客人,一般都用酒肉盛情款待,即使不会喝酒也要少喝一点。彝族忌别人摸头上的“兹”,摸“兹”是最大的不敬。成年男子不能和未婚姑娘坐一条板凳。
来源:《木里藏族自治县风物志》(2017年7月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编著:木里藏族自治县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ID:scsdfz。
投稿邮箱:地情文章:565066304@qq.com;工作信息:scsdfz@qq.com;《巴蜀史志》杂志:bssz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