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过清明节,总觉得有点儿不在状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润物,生机发动,人们的心情本该和杜甫一样喜悦,又如何能找到“断魂”的感觉呢?
清明不像除夕、重阳可以互祝快乐,也不像端午可以问候安康,那么我们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心情、营造什么样的气氛,去选择清明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呢?去处有疑问,来处是答案。就像爱国青年重走红军长征路一样,只有寻根溯源,格物致知,探索它的源流枝节,才能发现清明节的本来面目,以及它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就像一个封存着陈年醇酿的精美瓷瓶,在历史的江河中,漂流了千年之久,为神州大地暮春三月的清明时节,点染了无法消褪的忧郁色彩。“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杜牧《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在小杜的眼里心头,清明多半是这个光景,就像他的英发俊爽然而功业未成的人生一样。
北宋的晏殊心目中的清明,却又是另一番景象:“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破阵子》)天光明媚,人物悠闲,而且贵在干爽。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固定思维模式的反面例证,并由此推定,多雨并非清明的恒稳征候。
可是,当我们仔细品味相隔百年的两位文坛巨匠的字句,又觉得晏殊沉湎的况味之中,似乎少了点儿什么。或许“杏花村”的绵柔芬芳,还是从杜牧的酒瓶里,透了出来。天地有阴也有阳,季节有春夏也有秋冬,人生有欢喜也有愁闷,这才是世相。清明,或许就是多姿多彩又多感的时节,百味协调,生机油然。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一,公历4月5日前后,我国各地的山山水水,就像是从乍暖还寒的料峭早春之中,彻彻底底地暖透了身心,爽爽快快地苏醒过来,用弥漫于天地之间的柔情,迎接“清明”这个万物奋发的时间节点。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苏轼《东栏梨花》)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黄河中下游流域,柳棉如雪,繁花似锦。处于北温带的省份,冰河泛波,柳条放青,小草发芽。鲜洁清新的风光物态,从江南到塞外,悄然弥漫起来。繁盛的景象,在人们喜悦的目光中,渐次展开。
南国的晚春,山色空濛,水光潋滟,平芜远树之间,亭台楼阁之侧,处处如烟的胜境,牵动着纷飞的意绪。
北方的三月,杏蕾初满,柳芽欲吐,潜鳞追逐暖阳,飞羽承受熏风,行人换上了轻装,洋溢着盛会的情致。
这就是清明,天朗气清,万物繁生。空气更纯净,物色更温柔,阳光更明媚。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