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现状历史价值,长城的以前现状和现在的现状

首页 > 文化 > 作者:YD1662024-04-26 20:51:19

来源:学习时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对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行安排部署,这是党中央推动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战略决策,对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长城文化、大运河文化、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推进保护传承,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编 者

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古代建筑工程,以其庞大的规模、复杂的构成、磅礴的气势、壮美的景观和无与伦比的价值为人们所熟知。长城的修建过程历经十几个王朝、2600余年的时间,至明代形成了由墙体、单体建筑(敌台、烽火台、马面)、界壕/壕堑、关隘城堡及相关遗存所构成的完善、立体的军事防御体系。也是从那时起,长城逐渐为世界所认识,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1987年,“中国长城”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树立正确的长城保护观念,明确长城保护的具体对象与内容

近代以来,长城被赋予诸多的内涵,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其符号属性,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一精神意涵。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长城首先是物质的,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但归根到底,在当代,文物应当是长城的第一身份。保护长城的基本工作就是按照文物保护的原则来保护长城遗迹。

2006年,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这是中国第一部针对一项文化遗产制定的国家级法律文件。此后的十余年间,长城保护,尤其是文物层面的保护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比如在国家文物局主导下实施的“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项目中,全国近2000名文物与测绘工作者通过6年的资源调查,基本摸清了长城的“家底”,并于2012年向社会公布了精确的长城测绘数据:中国历代长城全长21196.18千米,行经中国北方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4个县域,沿途分布有墙体、界壕/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及相关遗存共计43721段(座、处)。在此基础上,我们完成了长城资源数据库与长城资源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施了数百项长城保护维修工程,长城保护法律体系也进一步得到完善。上述工作,可以说夯实了长城保护工作的基础,但绝不是长城保护的全部。

明确长城保护的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要保护长城?诚然,丰富的历史价值和精神价值是我们保护长城的重要原因。但这二者之间的“中间地带”是长城保护工作获得全社会最广泛理解和支持的根本保障。这个中间地带,就是我们应当引起重视的长城保护的现实意义,长城保护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是摸清长城“家底”对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领土完整具有积极作用。20世纪60年代,苏联外交部曾经在《真理报》发表评论,宣称长城是中国的边界。《真理报》的评论是基于当时明确的长城遗迹均位于中苏、中蒙国境线以南数百公里的情形而作出的。而201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现存长城遗迹的分布范围北至中蒙中俄边界,部分遗迹甚至位于国境线之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长城保护工作做到位,是对维护国家安全和宣示主权的一种助力。

二是长城文化内涵与国家政策和发展战略高度契合。自汉代“丝绸之路”中国段开通以来,河西走廊与新疆地区的长城就在客观上发挥了保护往来使节与客商的作用。长城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文化文物资源,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悠久的友好交往史的实证。

长城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遗产。**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要求。讲好“长城故事”,就是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和“黄河故事”。

长城源于战争,其目的则在于止战。长城的修建,恰恰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精神。实际上,长城的修建在客观上也曾将内外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和平时期,长城沿线一些关隘和城堡作为贸易口岸,承担了汉胡贸易的经济功能,而北方草原游牧经济的脆弱性和中原政权组织军事行动的高昂成本使得两方都懂得“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的道理。保护长城,从很大程度上也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提供历史依据。

三是长城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源泉。对内而言,长城自古就是中国人共同文化心理的重要承载物,也是中国古代诗歌重要体裁“边塞诗”的主要来源。在当代,长城不仅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很多长城沿线的关隘、城堡都发展为村落、乡镇甚至都市,成为真实的家园,可以说,长城仍然是活的遗产。保护长城就是留住乡愁,激发人们对家乡的热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和保护好长城及长城文化,能够使人民群众触摸真实的历史,提升文化品位,加强民族自豪感、凝聚力,长城精神更能激励全体人民继续艰苦奋斗,继往开来,在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对外而言,借助其巨大的国际认知度和影响力,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阐释和展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品格,悠久厚重的文明,灿烂的文学成就,中国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及其所体现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保护长城,就是保护中华先民筚路蓝缕、顽强生存、天人合一以及善于创造的精神。保护长城,有助于增加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四是作为国家治理,尤其是边疆治理的重要经验来源。长城的修建,是处理政权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成功实践,保障了中华民族在2600余年的时间里,能够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中连续发展。长城的分段管理、权责平衡、利益分配与资源整合优化,充分体现了系统性思维,具有先进性,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明确长城保护的正确路径与方法

中办、国办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出到2023年底,初步形成三者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的局面,权责明确、运营高效、监督规范的管理模式初具雏形,秉承加强顶层设计和完善法律体系的思路,全方位推进公园建设,这要求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审视长城与长城文化,使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者实现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长城保护既要仰指星辰,又要落地生根。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好研究,尤其是展示利用相关的应用性研究。长城作为一项文化遗产,其特殊性在于长期以来民间保护研究力量的强大。随着“长城保护工程(2005—2014)”的实施,长城保护专业队伍逐渐得到壮大,具有了引领长城研究,规范和引导民间力量的能力,也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认识到,专业力量与民间力量具有互补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应当调动双方积极性,各司其职,明确边界,通力合作。

总之,长城保护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长城保护对象和意义的前提下,做好长城历史与现状、保护与利用的理性研究,正确处理长城的物质与精神层面、专业力量与民间力量、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才能得到社会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找准正确的工作方向,做到长城保护传承与利用的统一。(作者:张依萌 系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长城保护研究室成员)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