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省级非遗工坊照片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16日电 (王题题 韩灵珺)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省级非遗工坊名单。绍兴“越窑青瓷”“绍兴黄酒”等9家省级非遗工坊成功入选,涵盖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嵊州竹编等8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省级非遗工坊指相关企业、村落社区、合作社、非遗传承人和社会力量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在乡村或社区设立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着眼“生产、就业、发展”,依托本地区一项或多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促进民众就业增收、做强品类品质、提高产销能力、培育特色品牌、振兴传统工艺,助力共同富裕。
下一步,绍兴市将继续加强各区、县(市)非遗工坊的培育工作,健全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工坊建设运营机制,组织开展传统工艺工作站和非遗工坊建设主体的各类培训,推动绍兴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促进灵活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
“越窑青瓷”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浙江越青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工坊由研学培训、手工实践、成品展示三大模块组成,为越窑青瓷的培训、体验、传承、销售展开活动,现有场地6041.9㎡,研学场地300㎡。
越青堂有独立文创设计人员3名、销售运营人员2名和研学教师2名,并打算每年培养1名区级越窑青瓷技师,1名市级越窑青瓷技师,有效促进区域灵活就业。
“绍兴酱油酿造”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绍兴至味食品有限公司,工坊涉及一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2012年,工坊建设单位已认定为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性传承基地。
工坊主要开展酱油酿造、研发、销售等,每年开展专业性、技能型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培训,现有技能型人才40余人,目前工坊已在鲁迅故里、安昌古镇、绍兴城北等地开设非遗展示馆4家,同时与绍兴2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非遗旅游项目,持续推进绍兴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绍兴黄酒”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涉及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工坊主要开展绍兴黄酒酿制、研发、销售等,依托现有资源提升现有生产酿造和技能培训能力,积极开展绍兴黄酒传统技艺培训,同时,还将全力打造集智能酿造、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业旅游于一体的黄酒产业园,加大品牌宣推力度,积极提升品牌影响力助推乡村振兴,切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绍兴黄酒”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工坊涉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绍兴黄酒传统酿造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绍兴黄酒开酿节等两个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
工坊每年开展各类专业性、技能型中国黄酒传统酿制技艺及文化培训,邀请黄酒专家前来授课,期间已培育出技师72名,解决该区就业人数1100人次。
“越红工夫茶”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绍兴越江茶业有限公司,主要依托越江茶业完整的茶产业链业态即产业平台越江茶业、文化平台越红博物馆、培训平台越茶技能、资源转化平台绍兴非遗客厅和越红茶馆开展相应的工作。
工坊具备茶叶生产、技术研发、展示展销、研学体验、技能培训、餐饮住宿等功能,融产、游、学、购、娱、吃、住于一体。同时每年5万余的游客也将为周边村民提供自产自销渠道和消费,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诸暨年糕”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诸暨市锦马年糕厂,工坊致力于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定期举办年糕古法制作的培训和展示,建立非遗展览馆,通过古法年糕制作工艺的培训、展示,有效发挥了传承基地的作用。
定期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组织中小学生深度参与传统年糕制作过程,推进绍兴市研学游的创新发展和实践。
自2013年以来,锦马年糕厂一直被评为浙江省农业博览会名优产品,近年来,企业技术水平、质量水平、生产规模和销售收入迅速提高,并呈逐年增长的喜人趋势。
“同山烧酒”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诸暨市同山高粱酒厂,工坊定期开展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参观展示和培训,与当地中小学开展深入的校企结对,定期举办中小学生研学活动。
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同山烧酿制过程,同时打造了同山烧研学基地,增设培训教室,提升同山烧的品质和出酒率,开发非遗传承研、学、游等教育课程,凸显同山烧的非遗文化特征,彰显品牌特色;成立抖音直播团队,充分展示同山烧的制作工艺,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嵊州竹编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绍兴市非遗生产性传承基地——嵊州市大志然工艺竹编厂。
作为嵊州竹编工艺的代表性企业,非遗工坊建设以“传承工艺、带动就业、促进增收”为工作思路,通过“创建产业联盟、开展竹编研学、增加就业培训、开发文创手办、创新实用产品、研究竹编文化、编写竹编故事、保障线下经营、拓展线上推广”,多元化、多角度、多渠道促进竹编工艺保护和传承,促进竹编产业振兴和发展。
“传统砖瓦”省级非遗工坊的建设主体为新昌县天功坊砖瓦有限公司,涉及省级非遗项目“传统砖瓦砖雕烧制技艺”和市级非遗项目“古窑建造技艺”。
工坊目前拥有各级传承人4名,五星级民间人才10名,在举办过浙江省非遗项目传承人才培训班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人“传,帮,带”模式培养年轻一代新人。
同时设立“非遗小学堂”宣传栏,普及非遗相关传统文化知识,邀请专业老师定期深入学校,向学生面对面传授非遗技艺,切实推进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