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瞧,正月十五辛弃疾、东方朔与元宵节的那些私密故事。
文:连成(原创)
看着圆圆的元宵(汤圆)好像一轮圆月,又像一个个溜溜圆的小雪球,真是可爱可口!每年就这么一次吃它,古时候的上元节,现在的元宵节上的必吃美食,北方人口里的元宵,南方人嘴里的汤圆,其实寓意都一样,团团圆圆,阖家美满!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民俗传统节日,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在那年上元节上畅游赏灯,随后触景生情,回到自己的书斋“稼轩”,“ 点墨书星瀚,挥剑画乾坤”。其中写到: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本篇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
每到正月十五的上元节赏灯,吃元宵(汤圆),为何流传至今?
据说元宵节挂灯、观灯的传统习俗是从宫廷走到民间的。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