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月亮注定不一样,
中秋节 国庆节=中国节,这个世纪仅有四次。
中秋是家人的团圆,国庆是祖国的大团圆,
中秋遇上国庆,便是家国共团圆。
无论身在何地,都希望——
祖国快乐,月亮快乐,你我快乐……
祝你中秋快乐 不管身在何方
中秋节的意义,就是提醒着我们:有人在身后等待
◎卢思浩
儿时的我不爱吃月饼,那时月饼的种类不像现在如此繁多,我们家基本上只吃蛋黄月饼。那时我不明白,月饼里加个蛋黄有什么好吃的,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母亲那么爱吃。那时奶奶还会给我讲一些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小小的我看着浮在半空中的一轮满月,想着嫦娥住在月亮上会不会孤独,吴刚又是为什么非要跟树过不去。
那时的我自然也不明白,一家人能够坐在一起吃个月饼,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11年到了堪培拉,到了大洋彼岸,中秋节快到的时候,突然很想吃月饼。然而走遍了当地所有的中国超市,都没有找到蛋黄月饼,只买到了五仁月饼。
澳大利亚跟中国有时差,国内天还没有黑,堪培拉的天就已经彻底暗下来了。我拿着五仁月饼,跟朋友坐公交回租的屋子,他突然说:“今天的月亮挺圆。”
“中秋节嘛。”我说。
“也不知道我们家人现在在做什么。”
我沉默了一会,说:“大概也跟我们一样,看着这一轮月亮。”
他什么也没说,我从包里给他拿了个月饼,说:“吃吧。”然后我跟他告别,回到家里的时候大概晚上九点。家人的电话就来了,先是我父亲:“今天我们在一起吃饭呢,你过得怎么样啊?”
我说:“一切都好”,但还没等我说完,父亲就把电话给了我母亲。
母亲又问一遍:“你过得怎么样啊?”
我说:“一切都好”,但依然没等我说完,母亲就把电话给了我奶奶。电话另一头传来奶奶的声音,很大声,说:“你在外面要注意身体啊,不要饿着。”
我说:“好。”
奶奶又说:“你在外面要注意身体啊,不要饿着,啊。”直到我奶奶把这句话又重复了一遍,我才反应过来,原来奶奶听不清我说话。
我大声说:“知道了!”
奶奶听到后,乐呵呵地笑了,把电话还给我父亲。
父亲跟我叮嘱几句,最后说:“要注意身体,早睡早起,有什么事就告诉我们,我们都在。”
挂了电话的我,没忍住泪流满面。
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一个人在外生活需要面对那么多生活的琐碎,家具随时都会坏,做饭总是烫到手,买菜的时候得算着价格,房间一天不收拾就会很乱。更不用提每天都面对着不同的人,可能刚开始对你还和颜悦色,可转眼就不加商量涨你房租,于是你只能提着两个箱子,不停地坐着电车在城市里穿梭,烈日当头满头大汗,心里都是委屈却不知道该怎么发泄。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感受到奶奶和父母对我的爱有多么无私。这世上对我最好的人,就是家人。当我还在抱怨一些小事的时候,一直都忘了,是因为有他们在我身前遮风挡雨,不让生活的难降临到我头上。
后来我来到了北京。
一开始母亲会经常给我打电话,但有时候我的工作很忙,有时候在开会,有时候在路上。母亲听得出我语气里的焦急,后来打电话给我的次数越来越少。也只有到了中秋节,她会打电话给我说上很多话。
我有一天问:“为什么平时不跟我说这些呢?”
母亲答:“怕你工作忙,打扰你。”
我登时哑口无言,才明白原来母亲一直都怕打扰我,她就连在思念我的时候,都把我的情绪放在最优先的位置。父母对我们的爱,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敢打扰。
我不知道看到这篇文字的你在哪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或许离家不远,每年中秋节可以回家。或许你的奶奶也会给你讲那些神话故事,你听啊听啊,然后听到她开始讲你小时候的故事,你的记忆却是一片模糊。终于回忆起了那些事,从内心生出了一种温暖。
或许你也像我一样,没有办法在中秋节回家。那么,就打个电话回家吧,主动打个电话回家吧,父母一定都在等你的电话。
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明明全世界最爱自己的人就在身边,却还是要离开家。我想没人能免得了孤单,尤其我们还年轻时,因为我们的心是孤单的。觉得家乡容不下我们,所以我们义无反顾地出去闯。可是发现无论到了哪里,无论身边有多少人,还是孤单的。而家乡,却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歌里唱:可惜我们的故乡,放不下我们的梦想。
但总有一天你一定会明白:所有漂泊的人不过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不再漂泊,能够保护起自己的家人。他们也是你的动力。
对了,记得吃个月饼。
我想中秋节的意义,就是提醒着我们:有人在身后等待。所谓的归属感就是,无论你在一路上多么颠沛流离,你都知道有人会在这里等着你回来。这是我们刻在血液里的安全感。有了这份安全感,哪怕未来再漫长,你也会有勇气去面对的。
祝你中秋快乐,不管身在何方。
云中谁寄月饼来?
只要父母还在,就永远节日快乐
◎蓝小西
再坚持两天,就可以开启小长假了。阿维心里并没有多少欢欣鼓舞的雀跃:“假(四声)不假(三声),但出门嗨皮是不大可能的,回老家陪伴父母也是不大可能的。”
离家千里,家有中学生,学校已经预发了通知:“疫情关系,假期尽量不要出省……”阿维不想让孩子为难,但却让自己为了难。
忙着手头千篇一律的工作,阿维心中盘算:春节千里迢迢赶回老家,又因为突然而至的疫情仓仓促促赶回来,算算已有小八个月没有见到父母了……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八个月并不能说“没有见到”过父母,因为还经常跟他们连视频啊。
虽然每次跟爸妈视频,也依然是千篇一律地问询彼此——身体怎么样?晚饭吃的啥?孩子学习累不累?老家院子里又有了什么变化……但没有千篇一律的,是阿维从爸妈那些不善于寻找拍摄角度和技巧的视频中,总能发现他们脸上的一些惊人变化:爸爸的眼袋大了,妈妈的眼角下垂了,爸爸脸上的老年斑开始多了,妈妈的头发开始稀疏了……
没有美化功能的摄像头仿佛就是高倍显微镜,把爸爸妈妈身上的“缺点”暴露无遗。那些走在时间流水里的影像,仿佛是随手拍的大头贴,虽然技艺拙劣但一帧帧一幅幅却具备最忠实的“还原”,也具有最触目惊心的法力……爸爸妈妈越来越老了,阿维仿佛听得见时光断裂的声音——
爸爸,是个做过心脏大手术的人。
那年春四月,爸爸突然发病。经过各项检查,发现他的心脏已经非常不好——血管堵塞严重。根据医生的说法,在症状和体征严重不符的情况下,身体藏雷的爸爸能熬到现在已是“奇迹”。
虽然四月的天气开始和暖,但听着医生的话看着躺在检查床上的爸爸,阿维却感觉到了彻骨的寒凉,窗外的树叶看起来也不再鲜亮。如今回头去想,那种感觉大概就是某位女作家说过的:“命运的庇荫,使我们产生幻觉,总觉得自己在很多事上有豁免权——因为后台很硬,父母强健,壁垒如山……”可是,有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已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发生。认识到这一点后的阿维阵阵哀伤,那随之而来的恐惧也是宇宙里最大级别的恐惧,伴随至今。
时时牵挂,日夜担心。但爸爸依然像年轻时一样,有些“心大”。术后遵医嘱,爸爸需要减重。妈妈作为“监护人”就天天盯着爸爸要他少吃口饭,不要喝酒,还要去运动。酒可以少喝,运动也可以有,但饭少吃一口爸爸不干了:“少吃一口,我还是饿啊……”他就总是变着法子地跟妈妈展开“抠粮”运动。为此,妈妈总是要“义愤填膺”一下,吐槽说自己简直快要被气死了。
像每个远嫁的女儿一样,不管是平时还是四时佳节,阿维总是要从网上给爸妈购买一些吃的喝的,或者是一些具有节日仪式感的食品。但是,今年中秋临近,阿维打算“一反常态”,不再给爸妈购买月饼了,因为她不想增加妈妈的工作(监督)难度。
中秋在望,想想爸爸最爱吃的五仁月饼,阿维还是忍不住在视频里打趣老爸:“怎么办呢?你体重要减,血糖也要控制,家里的月饼大概也被妈妈藏了起来,而且我也不打算给你邮寄月饼了……那么这个中秋你大概是连一口月饼都吃不到了,看来只能赏月了……不过听说今年的月亮也比往年‘瘦’,难道这是上天的旨意,要你向月亮看齐?”
爸爸那边咧嘴笑:“没关系,没关系,吃不到月饼没什么关系。月亮瘦我也瘦,我一定向月亮看齐……”
爸妈满身的机器都在不可遏制地老化,但是现在还能跟他们这样话佳节聊家常,阿维又觉得倍感珍惜。所以觉得吃不到跟爸妈团圆的月饼,看不到最圆最饱满的月亮都没有什么关系了。毕竟“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只要父母还在,就永远节日快乐!
阿维当下就决定,中国节(中秋、国庆)那天,一定要跟爸妈来一次超长视频聊天,也会更加卖力地甩一些中老年节日“特效”——那些节日的祝福视频和表情包,虽然都够喧闹欢腾花里胡哨的,但也是能让爸妈快乐的源泉,是制造话题彼此表达爱意的方式。
云中谁寄月饼来?云上过个“中国节”!思绪浮游至此,阿维赶紧跑去搜了一些“五仁月饼”的图片保存,然后拿起柜子上朋友送来的月饼,默默地吃了两口。一口叫思念,一口叫团圆……图/小林漫画
今年的第一场团圆在敬老院
大舅忽然就清醒了,对着舅妈大声地说:赶紧买月饼去,多买点,孩子们都爱吃
◎语末
中秋前去看姨妈,姨父给我传达:“八月十五,也就是国庆节那天,咱们都乖乖地去敬老院呆一整天。”
敬老院?还一整天!我有些纳闷,坐沙发上用茫然的眼神看着姨父。
“别瞅我,瞅我也得去,那里面住着你大舅。”
“我当然知道大舅在敬老院住,也知道舅妈陪着他住,我也肯定会去看他们,但为什么要呆一整天呢?我还要……”
“还要干啥也不行,陪一整天是一个最短的时间期限,如果治不好你大舅的心理疾病,那咱们就接着呆。”姨父歪着脑袋拿掏耳勺掏着耳朵给我下命令。
我撇撇嘴,心说话,大舅都88岁了,还心理疾病呢!
姨父放下掏耳勺,坐直了身子满脸严肃地开始给我演说。
以前过年,两个表姐从外省回来后会把大舅和舅妈从敬老院接回家,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个年。同时,我们这些亲戚也都会过去给他们拜年问好。但今年,春节的时候正赶上疫情封锁,两个表姐没能回来,住在敬老院的大舅和舅妈也没有回得了家。虽然有舅妈一直陪着大舅,可大舅还是不高兴。他的大脑已经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了,但就是能记得住过年过节的事,记得亲戚孩子们会去看望他,在他眼前说说笑笑。所以,这一冷清的年,他自然就不高兴了,甚至还哭了,说大家把他给忘了。为此,舅妈总是安慰他,并给他说说疫情的状况,说孩子们为什么不接他回家,为什么不去看他。大舅很失落,总问舅妈下一个节大家会去看他吗?舅妈说,那得看疫情的控制状况。
就这样,一辈子喜欢一家人在一起热闹的大舅在疫情的孤单中“抑郁”了,也不爱说话了,整日里撇着嘴像个被抛弃的可怜孩子。
春节后,疫情依然严峻,身在敬老院的大舅和舅妈就一直“相依为命”。期间,我们用手机跟他们联系,想跟大舅说两句话吧,大舅不是听不清,就是干脆不听。生气!为什么都不来看我?电话不接!舅妈哭笑不得,告诉他,再等等。
这样一直等到清明节,大舅忽然又清醒了,问舅妈,是不是清明节亲戚孩子们该来看自己了,然后跟往年一样,带着自己一起去扫墓。舅妈不想让他伤心,就说打电话问问。那时,疫情还是不能放松,舅妈就给姨父打电话,问他能否过去看大舅一眼,说至少能给大舅一点心理安慰。
姨父去了,当时他是带着八颗牙的笑容走进大舅房间的,本以为大舅也会回报他以八颗牙的笑容。谁知,大舅的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然后就把眼睛闭上,再也不睁开了。舅妈就说,人家不来的时候你嫌不来,来了你又不看人家,今年不是特殊情况嘛,你可别使小性子了。但是,大舅就是不睁眼,充分证明了“老小孩”不是一个传说,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后来,姨父和舅妈说了会儿话,说看看端午节能不能都凑到一起来看看大舅。但没想到的是,端午节本地的疫情又严重了,所以端午节的计划也就落空了。于是,姨父一边祈祷着疫情快些过去,一边掰着手指头数大家能凑到一起的节假日,最后就数到了国庆节,而这一天又恰逢中秋节,可谓天时地利与人和。
我听了姨父的叙说,使劲儿地点点头:“应该去,必须去,说啥都不能再让大舅的愿望落空了!”姨父笑着点头。
那天晚上,我从姨父家回去后,就给舅妈打了电话,当舅妈把我们要在国庆节中秋节去敬老院看他们的事情告诉大舅时,大舅忽然就清醒了,对着舅妈大声地说:“赶紧买月饼去,多买点,孩子们都爱吃!”
而电话另一端的我,泪水忽然就涌了出来。
在他乡,再不是当年那枚月亮
温哥华的中秋,月亮自然是有的,月饼也是早买了,只是没有土鸡煲,自然,更没有桂花香
◎蓝色咖喱粉
今年秋天多雨,入秋后,几乎日日下雨,一层秋雨一层凉,秋雨一下,这秋的况味,立马就出来了,可总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
眼看就要到中秋了,今年中秋逢国庆,双节碰头,8天大假,谁不蠢蠢欲动,难得老天也知情识趣,突然就放晴了。被淅沥的秋雨洗了那么多天,这一放晴,天空呈现出非常纯净的蓝色,白云如扯絮似的飘在上面,真正是秋高气爽。第二天早上起来,站在阳台上,就闻到几缕清甜的香气,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桂花开了!这才知道,这个秋天少了些什么,原来是桂花。
但凡拥有独立小院的江南人家,必得在院中植上几棵桂树,方觉圆满。每年秋天,有友来访,一踏进小院,先深吸几口气,然后欣喜艳羡又满心妒忌地轻叹一口气:“真香!”
我有一定居日本京都的女友,心心念念的是如何能从杭州带回几棵桂树移植至京都家中的庭院,以慰思乡之情。我说日本也有桂树啊,为什么还要从这边带过去?女友却说不知道真的是桂树的品种不同还是纯粹心理作用,总觉得日本的桂花跟杭州的不一样,京都的桂花香气不但不会令人联想到那些香甜可口的点心,反而是一种类似于廉价清洁剂的刺鼻气味。
我听她说完,很肯定地说是心理作用。女友迟疑着说也许吧,她曾在秋天和她的日籍先生回杭州,当她一脸骄傲地跟先生介绍家乡的桂花香气是如何甜蜜如何美好如何跟京都的不同,她的日籍先生一脸迷茫,他并没有感觉两地的桂花香气有何不同。
而当他们一起漫步在通往灵隐的小道,小道两侧,遍植槭枫,时值深秋,层层尽染,女友指着这片红枫,问先生是否颇有几分京都秋天的红叶景致。先生驻足细细赏鉴,却摇头说不像。
这大概就是每个人对家乡的记忆密码吧,可以是某种食物,可以是某种景致,可以是几片树叶,也可以是某种似乎虚无缥缈,却始终在你鼻底、在你心头萦绕不散的香气。
记得多年前的一个中秋之夜,一众好友夜游西湖,从断桥一直走到满觉陇,有位女友说晚饭没吃就出来了,饿得不行,就寻了户农家,在遍植桂树的院子里坐下。女友看起来清秀文弱,吃得却是极豪放,最喜大鱼大肉,一坐下,就喊主人来只土鸡煲。
清风朗月,桂子飘香,桌上却是一只硕大无朋的土鸡煲,我们皆笑她太俗。这时候,最应景的,难道不是该来杯桂花茶吗?
女友却说,要什么桂花茶,只需白水一杯。说话间,有秋风拂过,顿时,桂花如雨,纷纷扬扬,落了个满杯。女友举杯,轻笑:“这不就是一杯新鲜上好的桂花茶!”又满足地轻叹:“明月在天,老友在侧,鸡翅在手,桂花在杯,还能比这样的中秋之夜更圆满风雅吗?”
一想,也是,大俗即是大雅,人生中,有月有友,有肉有茶,有桂花香暗飘过,还有何求?
只是女友如今远在温哥华,原本相约今年中秋回国,再去满觉陇赏桂吃鸡,可疫情之下,只能云相聚了。女友说,温哥华的中秋,月亮自然是有的,月饼也是早买了,只是没有土鸡煲,自然,更没有桂花香了……于是,这中秋的月亮,也就不是当年我们在桂树底下看到的那枚月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