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沂南县岸堤镇王山峪片区生态修复工程坚持系统生态修复模式,实现以流域修复为主线,上游下游联动治理,山上山下一体化修复。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系统修复的过程中,当地以沂河为主线,围绕水源涵养不足、水土流失、水污染与水生态等问题布局生态修复单元。在上游实施污染灭源治理、提升植被覆盖率涵养水土,确保源头水质安全;中游大力水土保持;下游大力开展水质净化、河道水环境整治,确保苏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整体修复提升流域生态环境。
沂南县孙祖镇西高庄片区水土保持治理提升项目片区按注重生态环保、自然修复为主、生态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进行修复。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临沂将覆绿作为自然修复方面的主要发力点,实施荒山造林,着力提升森林质量。通过修复工程改善原有森林结构,营造了健康、多彩的复层林、异龄林、混交林,提升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面对北方枯水季节河流生态径流水量不足的问题,临沂市采取建设沿河小微湿地及必要溢流堰等拦蓄措施调蓄径流。在拦截沉积上游泥沙、减低洪水对河底冲刷的同时,为水鸟提供了栖息地,有效改善了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蒙阴县银麦河生态治理工程使河水可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流域林草覆盖率达到 26%,新增挺水、沉水、灌木植物品种20余种,实现排涝行洪、生态环境、文化社会等效益和谐统一。图为治理前后对比。临沂市山水办 供图
在修复过程中,临沂市注重区域自然要素、地方产业和人居环境的结合,打造“科学工程”“普惠工程”和“民心工程”。积极探索区域内“整山、保水、育林、治田”模式,提升生态治理实效。鼓励推行“以工代赈”,引导群众了解工程、支持工程、参与工程,让群众从生态环境提升中切实受益。
沂南县孙祖镇西高庄片区水土保持治理提升项目将大面积荒草地或低质农田整治为优质农田,通过种植小米及其他经济作物增加收入。当地村民表示,土地整治后可实现年增收4000多元。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打造生态修复保护“沂蒙样板”
沂蒙山区域山水工程实施后,区域内实现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1万余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近30万公顷、生态覆绿665余公顷、水土流失治理3.5万公顷,使临沂市植被覆盖率、碳汇增量及生态服务功能稳步提升。当地构建了“红色文化 绿色发展”新体系,推进“生态修复 乡村振兴”发展模式,使其特色产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提升了整体效益。先后出现沂南县东汶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沂水县退化公益林修复与森林质量提升工程、费县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等一批示范工程,打造了生态修复保护“沂蒙样板”。